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文化研究 search

发布人: 时间:2010/03/20 周六 13:05

清丰《樊氏族谱》,笔者在《樊氏源流》第一、第二辑中已有编年表,对其中部分世次名讳,家门中有不同看法。本文结合族谱创修、续修、编修等过程,重点分析该谱书的框架构成,对其部分世次名讳的合理排列进行探讨。
一、 族谱创修、续修情况
    要了解族谱创修、续修情况,则要看谱中序言记载。今先将谱书中序言目录以表格形式列出。
序言目录
序号  序文名称        作者  作序时间      备注
一 宗派源流序        樊继祖 嘉靖戊申(1548)孟冬 五世
二 郓邑樊氏世家渊源序 孔尚任 “崇祯”癸未(1643)重阳 孔子后裔
三 樊氏重修谱牒序    李梦兰 咸丰己未(1859)孟秋 邑人
四 重修谱牒序        樊若辉 咸丰己未(1859)孟秋 十七代
五 重修谱序          樊文耀 光绪丁未(1907)季秋 十七代
六 重修谱牒序        樊彭龄 光绪丁未(1907)季秋 十八代
七 樊氏族谱后序      潘守廉 民国癸酉(1933)夏五月 长葛知县
八 重修谱牒序        樊钦 民国甲戍(1934)季春 十七代
                    樊丰年 缮修 十九代
按序言内容叙述如下。
序言一谓:“宋末有远祖讳新者,祖居河南临章县。避宋乱徙东平之寿张,其子讳荣,后避元乱又徙徐之肖县。生子诚,字时中,遇元季大乱……徙济宁之郓城,始入籍为家,是为始祖。”其落款为“玄孙继祖谨识。嘉靖戊申(1548)孟冬下浣之吉”。由此可知,族谱创修于1548年,以樊诚为始祖。
序言三、四作于清咸丰己未(1859)年,序言四谓:“吾樊氏族谱,有明以前不可复追矣!”序言五、六作于清光绪丁未(1907)年,序言六谓:“吾族谱牒,自有明来迄今已历修五次矣!”序言八作于民国甲戍(1934)年,十七代文耀倡意,十五代为鹏校订,十九代丰年缮修。序谓“五世祖创修于前,用意深远,立法完善也。” 落款“十七代孙钦顿首拜撰”。
序言二需要单独说明。序言末记为“崇祯癸未(1643)重阳之吉”。序言作者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作家,在明崇祯癸未(1643)年尚未出生,这如何解释呢?序言中说:“有樊氏生子振者,侍郎公之云孙也。闻予修孔氏族谱成,访予于阙里,言其家谱已更数修,今族侄蕴发又缮而增之,乞予为序。”振即十世,蕴发即十一世。谱书中记载,蕴发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续修,十五世联奎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说明十世振请孔尚任写序言,是在蕴发续修完族谱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但是又比嘉庆修谱早百余年,后来编修者不察,将其当作蕴发修谱当年之序言。但是,孔尚任所写序言原稿应有纪年,改变纪年,除了编修者未及考察,还说明编修者的“意志”。谱中此类现象并不少见,包括作序言者世次的改变,不再细说。序言中谓:“樊氏居郓,旧谱无所考,问其家世源流,仅得于墓碑、诰轴及当时显者之赠言,皆云虞仲支裔食采于樊,因以为氏。是益都侯子迟为开姓受封之始祖。”
序言记载说明,该谱自明嘉靖戊申(1548)年创修,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修,始终以樊诚、樊谨为一世祖而排世次,明朝以前“不可复追”。六修是该谱书记载的最后一次“复续”,今天看到谱书中的樊迟至樊诚、樊谨的世次名讳排列是怎么来的呢?樊诚、樊谨是怎么排在六十世呢?需要认真查对。
二、 族谱编修情况
今天看到的谱书是木版印刷本,没有刻字社名称及刻印年月,也无编者和出版者记载。族谱中大部分世次名讳,笔者曾根据传承关系、任事纪年、朝代干支、公元纪年进行过详尽讨论,当然不是结论。今从该谱构成框架角度进行探讨。
据鱼台《樊子世家》介绍:民国十八年(1929),樊文耀与世袭奉祀生樊景唐共同主持邀请各地派代表来武台共商续修宗谱。湖北恩施樊增祥、河南宝丰樊钟秀、山西解县樊象离、北大教授樊际昌(浙江杭县人)等都派员前来武台,共三十多人组班,分工采访、编辑、刊印。当时只采访了因战乱、灾荒迁徙到苏、鲁、豫、皖边区的族人,只刊印了“保护先贤樊子父墓”资料,其余因霍乱流行未果。景唐、文耀、增祥(1931年5月14日在北京)相继去世,续修宗谱面临夭折,湖北代表樊月清痛苦失声。最后他将部分族谱送给族人,换取生活费用。“如将湖北(咸宁)族谱送给江苏赣榆族人,给当地续修鉴真堂谱造成了误导,实在遗憾”。据了解,他还将湖北黄冈族谱送给郓城族人,其后果需要今人解析。
以后再未见修谱活动记载,即不知何时修成今天的谱。
序言七谓:“樊君(紫垣公)以其始祖先贤祠、墓等事见阻势豪,乞余主持公道,作将伯助谒余于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