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把寒光闪闪的钢刀,依次至下而上排插在30公分宽、4米高的楼梯两旁,顶架下方是一个长4米宽40公分,坑内燃烧着30多公分高的红红的木炭火苗。
这样的楼梯,你敢爬上去吗?
樊义林他敢。记者在现场看到,樊义林光着脚板,两手扶住楼梯两旁,坚毅地踩着钢刀左右交替往上爬,不到两分钟就爬上了顶台;接着,他从另一边顺着梯子下来,站到火海的一端同样打着赤脚快速跨进燃烧着熊熊火苗的火炭坑,几秒内他就踩了六个深深的脚印。许久后,围观的众人回过神来,查看他的脚是否被烫伤?然而,仔细观察的观众发现,他的双脚安然无安然无恙。
这是7月27日记者在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常里屯龙滩珍珠李节活动中看到的精彩一幕。
樊义林是天峨县八腊瑶族乡老鹏村尧山屯人,今年48岁,因家庭困难,他只读完初一就辍学在家,那年他才16岁。他祖父樊祖珍是几十年的江湖艺人,上刀山下火海,胜似闲庭信步。他见樊义林辍学在家无所事事,就将自己的“工夫”传授给他。
在当地农村学这种艺,分为“文教与武教”。学武教的必须要学会上刀山下火海。但这又是危险、可怕、吓人的事,不是一般人学一两年就会的。学这门艺要胆大、心细、吃苦耐劳……仅经书就有34本30万多字,不但要会读,更重要的是会背诵下来。而那些经书大都是繁体字,怪字、偏僻字,读起来非常吃力,只读过初中一年的樊义林在其祖父的指导下,开始从读经书起,不懂就问,边读边记,有时跑去问附近学校的老师。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一些主要常用的经书读完。他边读边学。学他们这种功夫不但要会读、会唱、会写,还要会跳、会跑、会敲打锣、镲、会吹等非常繁杂。樊义林在其祖父亲自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坚苦勤学,基本掌握帮死者做“道场”的程序。
按当地风俗,受伤死的人,一定要“武教”先生来“超度”,死人才能安乐到阴间,为死去的人做“道场”就要学会上刀山下火海这套“法师”。
2001年,在祖父的指教下,樊义林经过20年的刻苦修炼,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技功夫一天天成熟,可以大显身手了。
想起第一次上刀山、下火海表演,樊义林依然心有余悸。他首先口念法语、法术,画好每一个“佛”,做好前期工作。接着,他用画有佛的“雪山水”洗脚,抹干净后穿上新鞋走到刀山之前,脱掉鞋子,手扶住刀山楼梯两边,边念法语边上,其他副手猛敲打锣、镲,吹牛角,一边配合得无衣无缝,协调有致,旁边观看的人个个屏住呼吸,不敢声张,眼神在移动,为他捏一把冷汗……。不到两分钟他就踩着晶亮锋利的钢刀上到4米多高的刀山平台上。这时只是完成上刀山,还要下火海。在刀山的平台上,他又整理好法衣,口念法语请师,打三回排带,这时他又穿上法鞋,从另一边的梯子下来,准备过火海。他把鞋子脱掉,惊心动魄的另一幕又要展现在众人面前,他沉着、冷静,这时他转眼看了老师付一眼,老师付传给他一个坚定、鼓励的眼神,他坚信自己,刀山就上来了,火海一定能平安的过。他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念完法语,毫无犹豫地大步跨入燃烧的火海,4米多长的火海,他仅用几秒钟就踩了深深的六个脚印,上火海还要踏上4米多长用的白布盖着的阴桥才算完成上刀山下火海的任务。
30多年来,樊义林师德“文武”两教组合,在全县以及周边县表演上刀山、下火海48次,每次都平安无事。(人民网天峨9月6日电
黄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