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4/06/14 周六 19:56

樊建川同报道组成员合影(你好台湾网 图)

  你好台湾网成都4月26日消息(记者 张腾阳 特约记者 聂凌)「为历史作见证,为后代永流传」这是马英九为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写的题字。走进建川博物馆里大陆唯一一个反映国民党抗战历史的正面战场馆,70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浮现在眼前。「台湾有很多老兵和他们的后代来到博物馆参观,捐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馆长樊建川向记者细数这里的众多珍贵馆藏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4月22日,「黄埔魂‧民族心‧两岸情」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报道团一行来到了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与馆长樊建川畅谈黄埔精神在两岸的传承。

  「黄埔精神是两岸公约数」,樊建川馆长对记者说,「通过纪念黄埔九十年,共同回忆起那段浴血奋战、坦诚相待的历史,有利于两岸共同面对未来,找到更多的共同价值。」樊建川认为黄埔是两岸共同的价值,民众应该更多的了解那段历史。为了传承这段历史,2004年6月,樊建川投资两亿元,在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大邑县安仁古镇,买了500亩地,集中建设博物馆聚落。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博物馆如期开放。如今博物馆聚落有藏品数百万余件、329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黄埔军校历史的文物就是这些文物中的一部分。在他的正面战场馆里,收藏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黄埔教科书和通讯簿,还有由四川黄埔同学会捐赠的黄埔军校成都校本部的课桌、椅子、凳子。樊建川认为,90年前建立的黄埔军校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段记忆值得被珍藏。

  

樊建川接受记者采访(你好台湾网 张腾阳 摄)

 

  「很多台湾的客人来到建川博物馆参观并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樊建川向记者介绍说,能够让这些台湾的客人得到肯定,樊建川馆长喜出望外,倍感欣慰。「两岸要从历史找到共同点」,樊建川说,「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一条大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血脉一脉相承,而黄埔精神可以指引我们走上民族最高利益的大路。」

  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到今年纪念黄埔军校90周年,樊建川认为这种纪念活动要继续下去,「通过纪念活动可以展现民族向心力和两岸凝聚力」。黄埔精神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体现在对民族的忠诚、对国家统一的拥护的意义,而在当下,樊建川认为黄埔精神的现实意义是让两岸拥有了共同记忆。「两岸要为黄埔军校举办纪念活动,让黄埔精神成为民族精神教育和国防精神教育的一部分。」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