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4/11/15 周六 15:59

提要:11月10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亮相绿城,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等问题展开精彩论述,为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核心提示|11月10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亮相绿城,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等问题展开精彩论述,为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这场以“论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樊纲现场为大家解读面对当前日益变化的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如何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经济走势,更清晰地了解区域发展新机遇,并针对区域发展新机遇、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解,让与会听众受益颇深。

 把脉区域经济樊纲来郑

 谈当前经济,他说:“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基本是在‘还旧账’。目前中国在处理的问题,都是过去10年中,两次经济过热造成的后遗症。”

 谈最近的楼市政策,他认为:“近期政府对楼市限购、限贷政策的放松,其实是我们的政策摆脱偏紧、回归中性的做法。”

 论百姓置业方向,他提醒:“现代化的进程,其实是人口的迁移过程,因为人的趋势是往大城市走。”“城市化是个现实规律,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老百姓,在做规划做房子、买房子时,都应该尊重这一规律,选好方向。”

 11月10日,在一场名为“非同樊响·财富新常态”的经济讲座上,知名经济学家樊纲侃侃而谈,精彩演讲引得无数掌声。

 樊纲是北大经济学教授、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曾出任世界银行、UNDP、ES-CAP等国际组织经济顾问。

 这场名家讲座由清华城主办,樊纲的讲座以“论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分析当前正处于快速变化中的国家经济形势,解读时下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房地产政策,预测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针对区域发展新机遇、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解。

 “听了樊纲教授的讲座,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也对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我下一步的投资非常有帮助。”会后,多名在场观众这样告诉记者。

【谈现状】“目前处理的问题,都是在还旧账”

谈及当前的中国经济,樊纲认为,目前基本是在“还旧账”。“目前中国正在处理的问题,都是在过去10年中,两次经济过热造成的后遗症。”

一次是2004年到2007年,非常大的过热,是我们内因造成。

一次是2008年经历过一轮调整后,又遇到当年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此召开的G20峰会上,20国一致同意两个决定:一是采取刺激政策,要托住经济;二是互相开发市场,共同应对危机。刺激性措施的出台,引发了中国经济新一轮的过热。

樊 纲认为,现在回过头来看,无论是第一轮过热时采取的限制性措施,还是第二轮过热时的刺激性的措施,在当时都是很有必要的。很典型的情况是,第一轮的限制性 措施,对当时的全国各地不顾市场需求大建钢厂的热潮起到了抑制作用;第二轮推出刺激性措施时,我国的沿海地区正承受着金融危机的压力,出现大面积的失业 潮、停工潮、倒闭潮,货币宽松政策是当时20国普遍采用的刺激手段,中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托市的作用。

“不过,现在回过头看,刺激性政策本身没错,但我们的刺激政策做得大了点。”樊纲分析说,当年4万亿的货币投放量还是小事,最关键的在于地方债务,这直接导致了2009年、2010年的第二次过热。”。

他 认为,目前的产能过剩、银行坏账等问题,都是这两轮过热的后遗症,现在正慢慢消化。“不过庆幸的是,中国比较早就‘退出’了刺激政策——2010年4月, 中国就出台了楼市限购等控制性政策。强刺激、早退出,让中国经济的泡沫还不是特别大,也没有让泡沫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三四线城市。”

【论经济】“中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

那么,目前中国经济的状况如何呢?樊纲认为,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对比几组数据就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经济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基本实现了软着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而许多产业也都在逐步恢复。”

“企业家们应该对这形势有明晰认识,因为,硬着陆就是崩盘危机,大面积倒闭破产,血本无归;而软着陆的话,如果早早兼并重组,还能收回本,这就要求做调整。”

他列举几组数据后,分析认为,“我们已经回到了正常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相当一部分产业已经恢复正常增长,汽车、机械工业、一般消费品等正逐步恢复。

“可以预见,中国不会再出现新一轮的过热。”他说。

【论增速】“一超过10%,股市楼市都泡沫”

樊纲预测,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在7.4%左右。今后几年也将保持在7%多点。

“有人认为,这一速度慢了。因为我们前些年一度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两位数的增长,对中国来说从来都是过热的增长。而一超过10%,则是通胀,加上资产价格膨胀,要么是股市泡沫要么是楼市泡沫。”

樊纲举例说,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4%,结果股市、楼市都泡沫,同时通胀情况严重。

“而现在的增速,就属于正常水平,由此可预见,将来中国不会再出现新一轮的过热,政府也不会再强烈刺激经济。”樊纲说。

他表示,“7%的增速,虽然与我们前些年比有点低,但在世界范围而言,仍属于高增长。当然,这一增速不是过热的增长,而是正常的高增长。”樊纲预期,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这一高增长态势。

【谈问题】“市场回归正常了,但政策没回归正常”

对于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樊纲认为,主要在于目前我们的市场已经回归正常了,但政策还没回归正常,可能导致轻微通货紧缩。

他分析说,我们现在运行中的一些机制设计,很多都是针对当时的过热采取的。比如说20%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当时一方面为了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应对 当时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了管住货币实施的政策。而现在经济已逐步回归正常,但20%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还在执行,要知道,这一标准在世界范围内 也算是高的。此外,一年期定存3%左右的基准利率,也是在当时针对我们中国的经济过热采取的;如今世界各国都已经是零利率了,但我们还在执行。

他认为,中国经济回归正常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要处理那些产能过剩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可能出现由于政策过紧而过紧的问题。

他举例分析,目前,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就是出厂价,PPI连续32个月负增长,超过了1997年以后到2003年那个期间出现的31个月连续PPI负增长的情况,而且下个月仍然还是负的。这意味着中国现在可能会有轻微通货紧缩。

他认为,当我们的经济已经退出过热的状态,回归正常以后,我们的很多货币政策是不是也应该回归正常?不需要再刺激,但是也不需要再实行那种过紧的政策。

【谈企业】“现在最应该思考如何创新”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些企业抱悲观态度。樊纲则认为,市场经济总是会波动的,有高涨就会有低谷,有过热、泡沫,就会有危机、调整。他叮嘱在座的企业家,“热的时候别得意,别人也都一样好赚钱;冷的时候也别悲观,低谷总会过去。”

他提醒说,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创新和改进。因为经济热起来的时候,东西好卖,钱好赚,那时候也最不容易有所创新;而软着陆期间,企业需要面临危机和调整,反而会促使企业创新。

他不断重申:“防过热,防的不是过热时的问题,防的是后面必定发生的状况:下滑、危机、过剩,以及各种‘跑路’。”

 对于目前仍处于困局之中的企业,他认为,眼下,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经营者应该冷静审视,掂量清楚自己企业所处的位置,如果属于过剩产业,且无核心竞争力,那么应该果断抽身,另觅他径;如果属于朝阳产业,那么不妨走并购重组之路,学会借力和合作,做大做强自己。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