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明,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主任、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
走进樊明的办公室时,他刚刚收到一份出版合同。他指导河南财经学院20多位本科生,用了一年时间完成的专著——《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年内将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樊明说,他个人出书可以在省内出,但和本科生合作的书一定要找中国最权威的出版社,其学术水平才有公信力。
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学界乃至中国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法预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读了这本书的人一定会被他们用大量数据和缜密的论证得出的结论惊得目瞪口呆: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并不很大,而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执行的计划生育国策其实起到的作用并不很大,因此建议当下中国应采取更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
在此之前,2008年12月,樊明与另外23名本科生已经出版了一部专著——《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这本书得到了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的首肯,于今年2月专门邀请樊明和他的学生到清华大学做了专场学术报告会。在场的中国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刘伯红博士认为,他们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是中国最好的研究。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中国蒙古局局长康妮博士表示,要把这本书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其他国家去。她说樊明的研究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其他国家也有意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会同其他政协委员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提出了延长退休年龄的议案,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轮关于退休年龄的讨论,吸引了全国众多知名媒体的关注。河南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会上也提出了类似的提案。
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一位经济学教授,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何以能产生如此的能量?
樊明是江苏扬州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86年到美国留学,获俄勒冈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北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多年的学习和生活,使他站在国际角度,对东西方经济学研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他认为,中国的学者尤其是老一辈学者注重调查,强调理论要来自实际,但研究不够,而西方的学者则注重研究,通常用一些别人调查得来的数据印证模型,有的甚至不顾及这些理论和模型如何远离实际。因此,两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樊明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能综合国内外学者之长,把研究扎根在实际生活中。
此外,身为大学教授的他,对中国的教育忧心忡忡。他多次提出,要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审视中国的高等教育。今天的教育是全球竞争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一定要重视创新教育,非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远,中国还将继续做廉价的“中国制造”,而只会做廉价“中国制造”的中国不可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樊明对中国教育的见解其实算不得惊世骇俗,有此见解的应非止他一人,但他的可贵在于,他不只是说说,而是身体力行去做出改变。
从2004年开始,他开始组织学生在河南省范围内就某一经济问题开展调查,并鼓励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写出论文。他希望有一天能通过指导一所普通地方院校的本科生,做出年度中国大学生最好的研究来向世人证明:中国的大学生是可教的;只要老师引领他们批判创新,他们就能够批判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讲,樊明对教育的追求已超越了对纯粹学术的追求。为了能实现自己的这种追求,他指导本科生撰写专著并确定了三个有些“疯狂”的目标:要有学术原创性,成为年度中国大学生最好的研究之一,甚至是学科领域中国最好的研究之一;要由有影响的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要能够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他指导学生,强调不是要培养几位学生明星,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让一般学生受惠。他所谓的“一般”学生是这样来的,全校学生自愿参加他组织的调查研究,没有选拔过程。
他有一个原则,他和他的学生共同撰写的专著一定要在封面上印有:“一位教授与23(24)位本科生的作品”一行字。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有限的,他能直接影响的学生再多也不过就二三十位,如果有更多的大学老师、学生看到这本书,甚至教育管理部门能够深切认识到中国教育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进而付诸改革,这个意义才会更大。他也曾想过写一些文章来倡导中国大学的创新教育,但他觉得效果有限,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要通过指导本科生完成好的研究并以专著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国的教育界发出这样的信号:重视中国的创新教育吧,这是中国教育的希望,也是中国的希望!
从此以后,他的办公室及相连的会议室的灯时常彻夜通明。他再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坐在钢琴前,悠闲地弹上一曲恬静的《月光曲》或有些奔放的《少女的祈祷》。
但他应该能感到些许欣慰,他的三个目标大体都算实现了。他现在正指导又一批本科生完成第三本专著——《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樊明说,他最希望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相互成就:他使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创新型学习,获得全面提升,发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来也是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而他的学生也使他成为他想成为的老师。
三本和本科生合作的专著完成后,樊明想抽出时间做一些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他认为西方经济学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他希望中国的经济学界能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对待西方的学术。他说,虽然他个人不一定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让大家有这样的意识。如此,中国的经济学才可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真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