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柳州7月30日电(陈仕优 王祖能)樊鹏飞,广西柳州市回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知名作家。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市民们恐慌不已……瘦肉精、病猪、死猪的新闻频频出现,让自古以来“无猪不成宴”的国人们开始无所适从。正在大家纠结要不要吃猪肉的时候,樊鹏飞给所有人描绘了一个美好梦想的蓝图:
大山里天蓝得醉人,蓝得让小鸟歌颂;地上黄色、粉色的花朵簇拥绽放,阵阵花香袭人。花间小路上健壮的牛拉着一辆堆满货物的牛车。车上有赶牛的家长,一双可爱的儿女分别抱着肥大的鸡和鲜活的鱼。他们身后还有猪、羊、稻谷、玉米、水果……满满当当、五颜六色的货物让丰收的喜悦溢于脸上。一面印有“回”字的旗子立在牛车上迎风飘扬,预示着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山里的“回原”土货拉进城去,把山里最自然、最健康的食物送到城里去,更预示着他们要让现代人回味过去最本真的味道,让人们回归健康饮食。
回原土货
经过数年的努力,如今樊鹏飞梦想成真了。他把养的猪、鸡、鸭,种植的粮食、瓜果都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成为了城里人每日饮食菜单上的必需品。
近日,樊鹏飞向记者讲述了“回原人”绿色肉食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小荷露尖角
樊鹏飞,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广西柳州回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樊鹏飞在办公室挥毫泼墨
上世纪六十年代,樊鹏飞生长在桂西山区的一个小村里。三十多年前,因生产队的猪舍养不出猪,而人们又太渴望吃猪肉了,于是樊鹏飞就撮伙生产队干部让他挑头偷偷承包养猪,阴差阳错竟得到了同意。进猪舍的第一天他就大刀阔斧砍掉了原来的做法,用上他早就思摸好的一套新的饲养法,搞循环养殖、搞各种经济作物。不到半年他们就完成了两年的任务,社员以前半年吃不上一餐肉,变成每星期杀猪分肉,乐坏他们了。可好景长,上面知道后,立即派工作组下来开大会(这当然不是宣传推广他们的经验,而是批判他们),“割他们这条资本主义尾巴”——猪被拉走,经济作物被毁掉……
一年后,改革开放联产承包的风才吹来到,樊鹏飞望着那个弃置的空猪舍和被毁的经济作物慨叹:冒头出来太早了点!
那年,他十七岁。
到了包产到户时期,樊鹏飞分到两亩田半亩地,这下终于找到发劲的地方了——那块田原来生产队亩产150来斤,到了他手上变成了1700百斤。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拥有三头牛、五头猪、一部手扶拖拉机,石磨下还藏了一大叠钱,成为当地冒尖户了。可他并不满足,想有更大发展,就向当地信用社申请借贷18000元搞养殖,这个数字在当时无异于现在的1800万,太惊人了,因此信用社集中了几个分社领导来讨论,最后也没获通过。可以说,那时他已将这二亩半田地发挥到了极致,这个小山村已装不下他了。也就是说,他用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完成了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农民的历史使命。
这时,樊鹏飞决定到山外去另找出路。在离村的那一刻,他眼里蓄满泪花。11岁就正式当农民,在这片土地上摸爬了将近十个春秋,感情太深了,他在心里与那二亩田半亩喃喃地话别:对不起你们,我先到外面去闯闯,以后还会回来侍弄你们的……这件事他写在他的长篇小说《河歌》里。
“傻子”的忧
也许正是那种“土”的情结,三十多年后,工商业搞得风生水起的樊鹏飞,一下冒出改行农牧业的想法,被家人朋友视为“下着”:生意做到这种地步,别人都用钱去赚钱,你反而回去用力气来挣钱,“傻了”。
其实,他们哪知道,樊鹏飞心里藏着一个未了的梦。
闯荡了几十年,现在算是事业有成,生活也算是衣食无忧了,但近些年来,樊鹏飞身体每况愈下,吃药打针不断,医生说都是不建康食品惹的祸。“年轻一点整日忙忙碌碌而且还做体力活,毒素进身体也容易排出去,现在活动少了,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最容易受不健康食品侵害的人群是老人小孩以及脑力劳动者。”听了医生的话,他开始注意起饮食来,现在的禽畜的生长期越缩越短,施放添加剂和激素越来越多,吃这些东西的人会不会变化学人,会不会吃了这些短命食物人的生命也会缩短?
“以前要过粮荒关、肉荒关,三十年后我们又要躲‘速生’关了。看看身边的医院一扩再扩,门诊药店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比日杂店还多,各种叫不上名的怪病,一会一个冒出来,很让人忧心。”樊鹏飞担忧道:“还有转基因问题,我也有看法:未知世界需要我们人类去探索和研究,转基因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新成果,理应得到重视,但必须审慎推广,产品产量高,人吃了对身体的整体有没有影响,这代人吃了对下代会不会造成问题,特别是那些别人不敢用的东西,就拿来让中国人推广试验,中国人不是小白鼠。”
樊鹏飞表示,鸡不是原来的鸡 、猪不是原来的猪 、粮食果菜都完全发生了变异,人类长期食用这些东西,会不会也发生变异?现在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早熟早衰症、不孕不育症、心理变异、畸形等等叫不出名的病,是否与这些食品有关?其实,十年前他就在他的长篇小说《河歌》里写到:……克隆技术早就过时,人都是由一个生命胎盘生产出来,每批可以生产上千人,科学的发达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人无需动脑,人的大脑慢慢萎缩,缩成小豆粒那么大,手脚长期闲置,已经失掉了存在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宽长硬翅,从两肋间伸出来……人类过度使用科学,最后把自已也“科学”了。
樊鹏飞表示:“并不是杞人忧天!我们讲科学、讲改良、讲创新,我们要改造自然,但必须遵循自然,崇尚自然,违背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
后来,樊鹏飞只好自己种菜、自己养鸡鸭吃,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身体才慢慢恢复起来。他想,自己想健康别人难到不想?自己有这样的需求,难到别人就没有?那时起他就思谋要做这件事,于是成立了以“还原物本,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回原农牧公司。
“疯子”的愁
无独有偶,在天地的另一方,有一个叫梁吉汉的育猪高人,心里早就揣着这个绿色梦。他在养猪界名声很响,有的养猪专业户还把他的相片挂在猪舍为他们的猪挡魔驱妖。多年前他加盟一家养猪场,经数年努力,使这家养猪场发展成为一家生产饲料和养殖为一体的大企业。而他,也随着企业发展功成名就。
正当自己事业如虹之时 ,梁吉汉做出惊人之举,退出高薪高酬企业,别人都说他真的是“疯”了。他有他的一番道理:“我不想再养速生猪了!为了催长,长期以来,采用高铜高铁高锌和含有各种激素的饲料,养出的禽畜我们自己都不敢吃。”
后来,梁吉汉又加盟了几家大型养猪场,总想用生态理念去改变那些猪场老板们的“速生”观念。然而,别人哪会放弃那套成熟的“速生”生产链与养殖链。由于理念相悖,他在多家养猪企业进进出出,甚至受到一些养猪界权威们的抨击,说他反科学,搞倒退……他也就像当年的孔子周游列国,但抱着好理念却四处碰壁,背地里就被人骂作“疯子”。
就这样,梁吉汉不被人识,不为人用,长期处在一种孤苦忧愁之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吉汉读到了樊鹏飞的长篇小说《河歌》,让他有种触电的感觉,并很快想方设法找到了樊鹏飞。几番言语,犹如伯牙逢子期——遇上知音了。于是,这项绿色产业便填进一块如磐的基石。
为猪摘黑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猪的民族之一,据考证,百越民族七千年前就在自己住的干栏下养猪。“家”宝盖头下是“豕”,“豕”本字就是猪。无猪不成家,古有“猪粮定天下”之说。可见猪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之高。可近些年,猪家族没落了,包括中国的十大名猪在内都惨遭集体抛弃。人们都说猪肉不好吃,吃了会发胖、发病……难道猪肉真的不行么?其实,都是这些年为求“速生”搞坏了猪肉的品质,损坏了猪的形象 。“因此,我们痛下决心要为这些猪们摘掉黑帽子,为猪正名,并且从这里拉开突破口,布局我们的绿色产业链,回原就是还原物的本性。”
“首先,我们从育种猪开始,猪的肉质好与坏,猪品种很关建,以前中国有八大名猪,由于长期近亲繁殖,大部分已慢慢退化。”樊鹏飞告诉记者,他们的技术总监梁吉汉教授用多款名猪,经长时间反复试验反复筛选,精育了“回原”“贵妃”、“吉汉”等多款优质猪,为绿色产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有了好猪种,还得有好食料。中国养猪业这些年全部依赖国外养殖技术和饲料原料的,这种长期被人牵鼻子走的后果,势必导致民族的养猪业的衰败。外国饲养法有其先进的东西,可以借鉴,可进入中国来,得到“发扬与光大”后,特别突出“速生”两个字,受“速生”二字作祟,中国养殖业更是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养猪的人想让猪快长快大,要找最能催长的饲料,做饲料的必需迎合和满足养殖人需求,否则别人不要你的饲料,这种恶性循环链下养殖出来的猪,怎么可能肉鲜味美健康绿色!
“对此,我们另辟蹊径,用本土的有机原生食物,经过科学配制,用中草药做成很好的防病治病药,别人以‘速生’为目的,我们以‘绿色’健康为主导思想,把产品的品质摆在首位。由于没有高铜高铁高锌的污染,猪身强体健,很少打针吃药,没有药物残留,加上我们的独特配方,养出的猪品质更高,味道更鲜更美。一些上岁数人吃了我们猪肉都啧啧地称赞,说又吃到三十年前的猪肉了。”樊鹏飞用充满自豪的语气介绍道。
樊鹏飞的回原酒楼开业庆典
优质农业是民族复兴之基础
据樊鹏飞介绍,为保证质量,回原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卖店”的运行模式,集中管理分散养殖。养殖是基础,只杀猪不育猪无品牌可言。本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但由于我们的国人的素质提不起来,只看眼前利益,肉食品链的各环节不能把控,导致肉食质量不能提升。难能可贵的是,回原公司从育种到喂养,用料、用药全过程都进行指导和监控,最后到运输 、屠宰 、销售,把整个链条包揽起来。现在各种禽畜的疫情主要来自于自由交易市场,中国未来是否要取缔生禽生畜交易市场,走专产专营之路?他们正尝试走这条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回原公司把零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用他们的理念,用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和树立起了自己的“回原”品牌。有了品牌,价值才会提升,农民所种所养才有出路。现在他们已经把这条绿色链建立起来:培育好种猪,做起饲料配送场,养殖基地发展了上百个,做起腊制品加工厂,建起一批专卖店,进入了多家大型超市,还做起饭店,加入这个行业的人数以万计。
樊鹏飞表示,今明两年,回原公司立志通过打造,要使一个县成为他们绿色产业中心基地。其实,现在很多牛、羊、鸡、鸭、鹅、鱼的养殖户都已经跟他们走上了共同的道路,而且就养得非常好,下一步主要是培植粮食果蔬类的农业品。 现在的农村不养猪、不养牛,甚至不养家禽。没有农家肥,光靠化肥催长的农作物其品质是不高的,一些养殖场现在用含有高铁高锌高铜的饲料,其粪便都有毒,施放到田地会使泥土板结,造成土地严重污染,种出的一些所谓“绿色环保”作物其实是灰色劣质作物。
“我们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捆绑在一起,用好的粪肥来种植作物,用好的食粮来饲养畜禽,形成一条良性绿色环保的循环产业链。”樊鹏飞道:“中国现在不缺肉食也不缺粮食,缺的是健康绿色的优质肉食和健康绿色的优质粮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先解决温饱问题需要量的提升,无可非议,但现在早应是提质的时候了。”
据了解,樊鹏飞的回原公司背靠桂西北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再用他们独特的配方,以及育出的好猪种,喂养出的猪可以与卖500元一斤的外国名猪相媲美,他们的回原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检测,其肉品18种氨基酸比普通猪肉高一倍以上,而各种不宜人体成份几乎为零。现在还茯得了全国唯一一个自主品牌的有机认证。他们的产品不是用金纸银铂包装起来的奢侈品,且是装盛在寻常百姓碗里的美味佳肴。
“养猪种粮,说小了是解决人们吃肉吃饭问题,说大了它关系整个民生,关乎我们整个民族盛衰的大问题。”樊鹏飞说:“未来最可怕的战争,不是生化武器战争,也不是核战争,而是食品战争,现在我们的黄豆不想种了,玉米不想种了,稻谷、甘蔗也种亏,不想种了,肥沃的耕地种上毒桉树,中国农民开始吃进口粮,进口肉了,意味着十几亿人的喉咙被别人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被别人撑握着。鸦片进入中国就非常可怕,几乎让中华民族沉沦,但鸦片毒害的仅仅是中国的部分有产的上层人,而不健康与有害人体肉食品却侵害着中国全体每个国民的肌体,食品之危,中华民族之危!”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说:“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富农民必富。”可见农民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目中的地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打造优质农业是强农和富农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还强调:“要大力培养食品品牌,用品牌来保证人们对产品的信心。”可见中国高层早就充分意识到发展优质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几年前早已倾力打造优质农业,也做出了一点成绩,也许微不足道,但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唤起千千万万有良知和有责任感的企业与人士投入到这个绿色健康的事业中来,共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樊鹏这样说,也这做了。那么,他的这块“实验田”能否成功?他们的明天是否灿烂?让我们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