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住址:合山市人民中路536号
家庭人口:6人 配偶:韦仕和
樊玉玲家庭是个六口之家,丈夫韦仕和,原在合山市人民医院工作,于2002年退休,现在是“家庭主男”,全权负责家庭的采、买、煮、洗等,做好全家的后勤保障工作,让家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中;儿子韦建,在合山市溯河社区作保安工作;媳妇何梅艳,是农村户口,现在来宾市的某个食品厂打工;小女儿樊柳溪,现在柳州地区高中读书;孙女韦林君,现就读于合山市幼儿园。
樊玉玲是合山高级中学一名平凡的教师,拥有一个平凡的家庭,然而,她身边的朋友却都这样说:“她家做到这样,很难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很难得”让旁人如此称羡呢?原来她的家庭是个特殊的组合家庭,她于2000年与丧偶的韦仕和重新组建了一个新家庭,她们之间相差10岁,当时的家庭成员有:夫妻俩、丈夫的大女儿、儿子、樊玉玲的小女儿、还有双方的四个老人,均有80多岁,这样的一个大家庭要各方面协调好是有一定的难度,可是,樊玉玲夫妻俩都能识大体,顾大局,均把对方的孩子视为己出,凡事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着想,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处处充满温馨和谐,比如说买回一只鸡,儿子负责杀鸡,丈夫负责清理干净,樊玉玲负责下锅掌勺,一家人在厨房也能开开心心,更有趣的是,家里孩子对樊玉玲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大女儿称阿姨,儿子称阿婶,儿媳妇称阿妈,虽然称呼不同,但,孩子们对长辈的敬爱却是相同的。
樊玉玲平时工作较忙,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教学上,丈夫于2002年退休在家,就承担起了家庭事务,当起了“家庭主男”。由于,丈夫平日里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庭事务比较辛苦,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在家,樊玉玲总会抢着做家务。有一次,丈夫扛液化气罐上楼,不小心闪了腰,樊玉玲就去找草药和药酒为丈夫敷、擦,使丈夫的伤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家庭的大小事情,夫妻俩都是有商有量的处理。
从组合家庭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作为“后妈”的樊玉玲又操办丈夫韦仕和的女儿和儿子的婚事。大女儿结婚的时候,小女儿才5岁,跟着送亲的队伍去到了男方家,很多亲戚都惊讶地问“去哪里弄来个这么小的妹妹”,新娘子的回答让后妈樊玉玲感动,她拉着小女儿的手跟人家说“这是我妹妹,亲妹妹”;还有儿媳妇怀孕的时候,妊娠反应大,作为“家婆”的樊玉玲细心照顾,现在外孙子10岁,孙女5岁,每逢节假日,女儿、女婿、外孙子回来,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小女儿樊柳溪说:在这个大家庭生活非常开心。
2015年春节过后,媳妇去来宾市一个私营企业打工了,照顾5岁孙女的任务就落到了樊玉玲的肩上,吃饭、穿衣、洗澡、讲故事、写字等,都需要奶奶樊玉玲来做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待老人的态度,韦仕和的前岳母有六个子女,韦仕和与樊玉玲重新组合家庭以后,从没有放弃赡养老人的义务,樊玉玲夫妻俩每个月都按时给赡养费,直到老人家2010年病故;2004年樊玉玲的父亲从生病住院,一直到去世,为老人洗脸、擦身、洗衣服、喂食等,都是由退休在家的女婿韦仕和操劳;同样,樊玉玲对婆婆也很好,在婆婆生病住院期间,哪怕工作再忙,都会抽空去医院看她,有一次,婆婆的冠心病突发,由于,樊玉玲及时赶到,叫医师抢救,才化险为夷。
樊玉玲的家庭是个学习型的家庭,小女儿现在柳地高读书,在校期间多次获优秀班干、三好学生奖,她的作文也多次获奖,家庭成员从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与邻里的关系非常好。“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樊玉玲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分,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樊玉玲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樊玉玲的努力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家庭或个人获奖情况:
2007年获第六届全区“五好文明家庭”的称号。
2007年——至今,个人多次获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2009年3月9日来宾日报刊登文章“优秀教师与她的和谐家庭------合山高级中学樊玉玲”。
2010年樊玉玲当选合山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参与市教育局、卫生局、人民医院、中医院的行风评议工作,并获优秀评议员的光荣称号。
2014年获合山市“和谐家庭”的称号。
2014年4月9日来宾晚报以“一个特殊家庭的幸福密码‘互敬互爱温暖充实’”为标题刊登了樊玉玲的家庭事迹。
2015年8月荣获来宾市“最美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