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6/04/16 周六 09:33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沈辉英

  困扰江虹小区居民多年的高速公路噪音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一整排隔音屏让车辆噪音不再打扰民居。这些,还多亏了松江区四届人大代表樊云开连续两年提交建议的执着。

  倾听诉求也是对代表身份的认可

  樊云开回忆,从1998年的区一届人代会至今,她已是三届的人大代表。位于松江新老城交界处的江虹小区和天乐小区是樊代表的选区。为了方便居民有诉求可以直接找到她,2012年初,樊代表就将自己的手机号、座机号等联系方式贴在小区的布告栏内,“这样一来,自己接收居民意见的途径不用再依靠被动的代表进选区活动了。”

  没过多久,家住江虹小区的俞老先生就打通了樊代表的电话。俞老先生是松江本地人,年轻时被派至安徽马鞍山钢铁公司工作,退休后回到自己家乡,却对两地的退休工资差异有着诸多不满。“现在地区差异和社会的贫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政府也在努力缩小这些差异。”樊云开说,许多居民有了诉求就找到代表,他们的目的或许不一定就是冲着“解决问题”而来,“许多居民找到我,向我诉求。若是能够解决的,我就会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事实上,有更多的问题是无法彻底根治的,“这个时候,我会做居民最信赖的倾听者、开导者。”樊代表觉得,能成为居民信任的倾诉对象,也是一种认可。

  退休后代表生涯让她更充实

  2014年7月,天乐小区的居民向她反映:三根进入小区的高压线穿进了围墙外的杉木林,居民担心夏季台风来袭时,树木会压到高压线,是个极大的安全隐患。樊云开代表随居民来到现场,马上向区人大提交了代表建议,一周之内就得到了区绿化市容局的回应。工作人员来了,将超过高压线的树枝砍去,消除了隐患。那以后,天乐小区的居民对樊代表“一周之内解决问题”的办事效率津津乐道。

  虽然退休多年,樊代表始终活跃在一线,担任着方松街道的许多社会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方松街道的侨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位于方松街道的侨之家活动丰富,独具特色,如今还在申请“五星侨之家”的荣誉。

  方松街道辖区内的居民区是最密集的,也是侨眷分布最多的街道,基于此,樊代表积极组织网络建设,在街道内形成了“1+5”的组织架构,由街道侨之家和5个协作区的侨之家共同开展活动,发挥分支作用。“节假日里,我和工作人员会上门慰问一些独身的侨眷;不定期的,街道也会组织医疗咨询团队,为侨眷的健康架起保障的桥梁。”令樊代表欣慰的是,自己身边还有一批乐于奉献的助侨志愿者,他们热心为侨服务,让侨务工作队伍越发庞大。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