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皆有姓和氏,姓产生于上古时代,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从汉代开始两者混二为一。现代的姓氏大部份从几千年前承袭而来的,根据宋郑樵《通志·二十略》考其来历:有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的,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公社以母为姓,因此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黄帝姓姬、神农氏姓姜等等。有以国为姓,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以邑为氏,邑即釆邑,是帝王时及各诸侯国国君封予卿大夫的封地。有以官职为氏。有以谥号为氏。有以居住地为氏,有以乡、亭之名为氏。有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有以技艺为氏等三十二类。
据南宋左丞相郑清之已有考证,樊姓的始祖为虞仲支孙,作为国卿士,食采于樊,故以氏焉—也就是说虞仲为轩辕皇帝的直系后裔周太王姬亶父的次子,周武王的嫡祖伯父(因祖伯父主动让位给其祖父其找到其二位曾孙皆封侯)。公元前八百二十七年周宣王即位后,虞仲的后裔仲山甫封为卿士(相当于后世的丞相),封樊侯,因邑命氏其地曰阳樊(又称阳樊今在河南济源),因其后裔樊皮居之,称皮城。其后代以邑为氏,尊仲山甫父为樊姓的得姓始祖,又叫樊穆仲,樊仲山甫,樊仲山。《诗经·大雅·烝民》歌颂仲山甫,说他品德高尚。突出的政绩是用武力安定边境开拓疆域并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造就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史称宣王中兴。因此樊氏出于姬姓源于周朝,并有王族望族之称。樊氏历史上著名先祖的有:春秋时讳须,字子迟,孔门弟子的佼佼者,有谋略有勇武精神,唐开元年间追封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益都侯,明嘉靖年间改称先贤樊子。汉朝讳哙,早期跟随刘邦,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候,谥武侯。讳重,字君云,善于经营家业做买卖,用人善于扬长避短,非常节俭,乐善好施,家资巨万赈给宗族,恩加乡里,贷人数百万,一律赦免并烧毁契券。其子讳宏,字靡卿,拜光禄大夫,封长罗侯、寿长侯,谥号恭侯。为人谦和柔顺,小心谨慎,不求苟进,教子:谦恭谨慎,简约节欲,不张扬骄满。传世精典:诫子言。唐朝讳泽,字安时,幼孤贫,有武力,勤奋好学,唐德宗时期大臣平叛大将军,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累加检校右仆射,追赠司空,赐谥“成”。清乾隆《奉化县志》记载樊泽在唐朝贞元中期辞官隐居沙堤子孙繁衍,为沙堤的始祖。其子讳宗师,字绍述,著名唐朝诗人,历任国子主薄、著作佐郎、绵州刺史、谏议大夫。卒后韩愈为其撰墓志铭。其后宋朝以前的五代皆有功名。谱中一至六世也皆为国家栋梁之材,如三世讳正权,仁宗天圣三年登宋郊榜进士至翰林学士。四世讳良忠,由明经士至国子监丞擢监察御史,除起居舍人。六世绂,宋免解进士哲宗帝赐黄道陛。九世讳伯撝,号谦齐,以贤才擢直学士院,他极力主张强军保江山后辞官回乡,元官请他避而不见,与陈著、戴表元互访作诗。其珍藏的陈著手稿为清朝康熙年间出版《陈著诗集》提供了大量的诗歌。其墓至今完存在佛字岩山上。其子孙三代也皆有功名。现代三十世讳德才,中国美术艺研究院书画师。三十一世讳仲甫,又名恭戒,祖荫。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宁波市委委员,鄞县农民协会干事长,1928年牺牲于浙江陆军监狱。三十一世讳恭烋,一九二一年出生象山,享年九十岁,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家,历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北京航空学院教务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等职务。全国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有姓氏就必有宗谱,所谓宗谱就是记载父糸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并记载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候世糸事迹而逐步演变而来的,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的名称繁多,有祖谱、家谱、族谱等等。隋唐之前为官修,五季之时因失去作用而散失殆尽,宋元时转为民修并盛行。在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眼中,其地位堪与《史》、《志》并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家谱的功能主要有凝聚血亲和教化,它的用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和承前启后。就是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宗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生养于你,姓氏是血缘关系的标志,是区别人写禽兽的标志之一,就在于他们对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樊氏宗谱首谱于南宋末年,枢密院公七世广茂公,运用欧苏谱例创谱,左丞相郑清之、六部侍郎谢枋得撰序,北宋监察御史郭知章作樊泽公像碑文。至一九二七年十修谱后共分七本,其中第七本为每年一次登记人口变动情况,如今己失,六本正谱尚存。历代字辈排行:百千万亿 元亨利贞 万庆仁惟 平仲公均 茂利富贵 荣华养景 立守(老排行),忠厚传家 恭敬开国 奕世允扬 承启以德 天日为怀 圣贤是则 玉振金声 海容山陟(新排行)。宗谱始祖为唐朝樊泽公后裔鍧(932-1013),来自山西上党,明州奉国军节度使居昌国滃州,其次子迁居余姚,其次孙迁宁海,三孙迁定海,其次曾孙良忠迁居溪口沙堤(谱中定为沙堤始祖),谱中一至九世称昌国滃州发祥图,五地的先祖具记谱中。九世之后为沙堤发祥图。其中外迁先祖不少,明朝十三世的平二公迁河南怀庆府后无信息,十三世仲珪公服兵役后世居温州十七世后无信息。清朝二十四世仁亨房先祖迁西隅、象山县,智温房迁本区的溪口镇上,智恭房迁严家地智坤房迁徐家埠,民国十六年的宗谱中家族不小。散迁居下三府及各地的户无法统计。因人口繁衍迅速,为辨族人亲疏远近和查找方便统一启用了房号,惟七公次子十三世平十为上房传止二十三世止。惟七公长子之后十六世分后、前、西三房,十七世后房为仁、义、礼、智、信所替,十九世仁房下又分仁东元、仁东亨、仁东利、仁东贞,仁西五房,智房下又分智乾温、智乾良、智乾恭、智乾谦、智乾让和智坤六房。以后的宗谱中以这八房排历,分别为:仁、义、礼、智、信、前、西、上房。
中国人历来有家族观念,每个家族建立自己的家庙来祭祀祖先,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家庙称祠堂,并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才许民间联宗立庙,后来规定封侯以上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用途一是供奉祭祀祖先,二是族长行使权力的场所,三是家族的社交场所,四是附设学校培养后人。祠堂都有堂号,它的建筑规模和匾额之规模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樊氏在历史上祠庙并存,有宗祠堂号“启我堂”,家庙庙名“崥潭庙”,清朝后期建筑宏伟。还有联房祠、各房也曾有房祠,都曾记载着樊氏古代的辉煌。可惜被日本侵略军烧毁。唯一现存的房祠堂号“承启堂”,为十六世祖均傑公之后仁义礼智信五房共建,始建年代均约明朝。
古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子孙不知古。探寻先祖并非为在世间夸耀其官高位重,而为尊重先祖,使自己成为有根之树根兴叶茂,有源之水滔滔不尽,更展望后人继承发扬先祖的家风家训,并展望族人在宗谱上的红线都能整续。在中华民族的第三大文献中有奉川樊氏完整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