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冲动诺言的执着坚守
有了丈夫李希的理解和支持,从此。樊君远赴云南支教的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由于学校完全靠个人捐助支撑运作,这些年一直受没钱请长期任教的当地老师的现状困扰。资金问题还导致志愿者补贴过低,再加上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志愿者长期留守。无论聘请长期任教的老师还是招募支教志愿者,都困难重重。为此,樊君为给学校筹钱,经常奔波与全国各地,并且自己还要不停地找工作靠工资收入来补贴学校的开销。
为及时筹集入不敷出的建校资金,尽快筹建起希望小学,曾当过餐厅服务员、园林绿化工、化妆品推销员的樊君和丈夫商量后,毫不犹豫将积攒的30000多元嫁妆钱在第一时间汇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乡四保村村委会。
回到上海后,樊君召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开展了一次闲置品义卖活动,为学校筹集到了第二批7781元的资金。尔后,她又开始在互联网各大论坛上发帖召集网民募捐、招募网上志愿者到学校任教。许多网友看了樊君的帖子在感动的同时也相继付出了支持行动,一个个热心鼓励的电话打了进来,一笔笔善款江到学校专用账户,网名的热心支持让她感到阵阵温暖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她支教的信心。在樊君的精心打理下,2009年春天,一幢全新的希望小学重新矗立在那个“茶花开满的地方”。
由于学校过于偏僻,招聘的代课老师大多忍受不了孤独寂莫,大多待一年半载就选择了无耐离开。从此,每学期开学,樊君都要赶到面腊底小学,带上招募的志愿者熟悉环境,打理学校财务,组织学生体检,安排学习课程,直至把学校的一切安排妥当才离开。
2009年8月,惟一的代课老师尹志全离开了学校。眼看着署期马上开学,由于还没有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当代课老师,为了不让影响学生的学习,樊君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回到学校的讲台。
在这次支教的一年多里,樊君逐渐适应了一日三餐的玉米饭和白菜汤浇饭,习惯了晚上睡觉跳蚤如期而至的捣乱。除了给学前班和一二年纪学生上课,她不仅还学会了给学生做饭做校服,还学会了做一此简单的木工、水电工等技能。
山寨的寂寞最难捱,热爱生活的樊君给自己找了一个最大的乐子:闲时种草养花、爬山赏景。几年来,在樊君的呵护下山茶花、玫瑰、芍药、杜娟、金银花等20余种花卉,长满了学校周围的角角落落。每天清晨,晒着透亮的阳光,听着音乐赏花、捉吃花叶的虫子。学生放学后,再侍弄自己在学校一旁空地上挖置3平方米大的鱼塘,喂金鱼、数莲花。樊君体会到了支教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幸福。
李希的父亲早逝,母亲常年患有高血压,樊君的父母双双下岗。结婚四年来,李希每年休假,先赶到妻子支教的云南迪庆,看看妻子那边还有什么困难,接着回到安徽合肥看望樊岳父岳母,最后再到陕西老家把老母亲接到部队过冬。
结婚4年来,樊君打工挣的钱和丈夫微薄的工资贴了多少,她从不愿向别人诉说。至今夫妻俩人没有买房,多次推迟要孩子的计划,家里惟一值钱的家当就是师里张绘武政委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一个笔记本电脑。
但让樊君感到最欣慰的是,经过她的精心打理,转入正轨的面腊底小学的校舍已经全然一新,学生也由原来的13增加到25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从2009年以来连续3年名列全乡第一。
“每当看到同学们在起开心地笑时,我的心里溢满幸福。”从支教一路走来的樊君,感到了深一层的温馨和幸福。嘴角始终挂着幸福的微笑。
“长大以后,我们也要做君君老师那样的好人!”每每看到学生天真的笑脸,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樊君说,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做得一切都值,自己也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作为一名军嫂,因为支教长期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你认为这样做幸福吗?面对记者的置疑,樊君显得很是平淡。
“我是一个女孩子,没有多少负担,我只是没钱,但我呆在学校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从来没有迷惘过,因为我很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樊君选择支教最简单和最真实的理由。
正如一名网友这样评价樊君:她走路遇见一只受伤的小鸟,施手救了这只小鸟并收养了它,便再也不忍遗弃。
在那“茶花开满的地方”有位好军嫂,她就是兰州军区某团通信股股长李希的妻子樊君。
【采访札记】一个普通军嫂的幸福观
一名普通军嫂远离身在西北军营的丈夫,只身赴西南义务支教,一听说这事,就让我对这名军嫂充满感动和敬意。但樊君却是我遇到的受访者里很不配合的那一种,问一句说一句,不愿多说一句话。
虽然不情愿讲过多的细节,但我还是从她那只言片语中捕捉到了一名普通军嫂的幸福观: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让你想念,让你期待就是幸福;很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把什么都看作理所当然,也就不会对他人的善意作出回应。而樊君却用自己那份淡泊和坚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能用感恩的心,为你身边的人点亮一盏灯,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军嫂的樊君更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和大爱诠释了军嫂的真正含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真正的幸福,永远是触手可及的,因为幸福更喜欢现在进行时。”
在支教的道路上触摸幸福的斑影,这就是一名普通军嫂的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