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到老爹的女儿家看看,估计在。”
“你们找老爹啊,那可难找了,他每天最少要去10户人家串门呢,不知道这会儿又到谁家帮忙去了。”
……
村民们口中的“老爹”就是樊阿顺,一位已经87岁的老人,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在兴泰镇三里泽村,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位热心肠的老人家。樊阿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的时候,樊阿顺曾多次带领民工去江都邵伯等水利工程参加水利建设。老了,他依旧没有闲下来,每天走门串户地帮着照料一个又一个特殊老人。
当记者见到这位被大伙儿熟知的老人时已经是近中午时间。樊阿顺戴着一顶凉帽,身上穿着的深蓝色衬衫背后微微渗出一些汗迹,深灰色的裤脚被稍稍卷起,说起自己照顾老人的事情来,语气里透出了一丝的悲伤:“我的老伙计张绍林走了,我很是想念他。”
张绍林是一位被他照顾多年的老人,比他小1岁,2006年因患糖尿病,双眼视线逐渐模糊,终致失明。本来还有老伴相扶相持,可是前年9月老伴突然撒手人寰,张绍林倍感孤独,终日郁郁寡欢,有时一想到过世的老伴整晚都难以入眠。樊阿顺知道后,常常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甚至搬过去与他同住,与他谈心,帮忙洗衣煮饭,搀着他四处走动,时间长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绍林头疼得厉害,再加上心里不舒服,就想跟着他老伴儿走了,是我一把拉住了他,让他放弃这个念头。我跟他说,要走也要我们两个好兄弟一起走,不能留下我一个人。”樊阿顺回忆道,“我们俩每年都要一起去照相,说好今年也去的,没想到他还是先走了。”
张绍林的女儿张正英提到樊阿顺忙竖起大拇指:“老爹是个好人啊,我们工作忙,有时候照顾不到家里,他常常来陪我爸爸,无论是生活还是情感上,给了我爸爸一个寄托,就连我爸爸最后不行了,也还是老爹第一个发现的。”
“现在做不动了,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5点起床,到村里老人们常活动的地方走动,陪他们聊聊天,刮风下雨我也会去他们家里看望看望。”樊阿顺说。原来,在2010年第二次中风后,樊阿顺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着他奉献爱心的道路,用看似普通却是特殊、看似平凡却是伟大的行动给后人树立起了人生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