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徽 樊 氏 宗 亲 会 议
公 告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安徽樊氏首届宗亲大会在肥召开;大会宣布安徽樊氏宗亲会成立;
选举产生安徽樊氏宗亲会第一届委员会。
岁末月冬,艳阳暖馨,江淮大地万马奔腾。2013年12月21—22日,安徽各地的樊氏宗亲家门代表40余人,齐聚合肥桐江大酒店,举行安徽樊氏首届宗亲大会,这是安徽樊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大会受到全省樊氏宗亲家门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中华樊氏宗亲会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出席本届会议的不仅有来自全省各地市县的樊氏宗亲家门代表,还有安徽樊氏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中华樊氏宗亲会副会长樊明星、樊清周及秘书长樊林,河南樊氏宗亲会筹备组副组长樊治亚、樊学山以及江苏、河南等省的樊氏家门,也都在百忙中不远千里莅临指导,使安徽樊氏宗亲倍感极大的支持和鼓舞。
大会由安徽樊氏宗亲会议筹备组成员、来自北京的樊多磊先生主持,筹备组召集人樊应艾先生代表筹备组作会议主旨报告。
安徽樊氏宗亲会议筹备组于2012年10月通过友好协商成立,九名成员是:樊应艾(合肥、长丰籍),樊多权(南京、霍邱籍),樊西堂(上海、风台籍),樊传球(合肥、长丰籍),樊玉金(风台县),樊家杰(合肥、金寨籍),樊可阔(合肥、霍邱籍),樊多磊(北京、霍邱籍),樊诗汉(颖上县)。
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了安徽樊氏宗亲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宗亲委员会,14位委员名单如下:
樊应艾(合肥、长丰籍),樊多权(南京、霍邱籍),樊西堂(上海、风台籍),樊传球(合肥、长丰籍),樊玉金(风台县),樊家杰(合肥、金寨籍),樊可阔(合肥、霍邱籍),樊多磊(北京、霍邱籍),
樊诗汉(颖上县),樊传启(长丰县),樊世文(桐城市)樊韪(合肥、肥西籍),樊增辉(滁州市),樊梦伟(凤台县)。
根据宗亲会今后工作需要,经第一届宗亲委员会讨论通过,会长人选暂时空缺,樊应艾、樊多权、樊西堂、樊传启、樊家杰等五人任副会长,樊传球任秘书长。樊应艾为常务副会长,主持宗亲会工作。
大会确定宗亲会的宗旨是:继承中华樊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樊氏优秀文化,建立全省樊家人交流平台和信息沟通渠道,促进相互了解,增强宗亲情感纽带,寻找合作共赢机会,谋求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而竭力奉献。
会议指出,安徽樊氏宗亲会在性质上是一个以姓氏文化为纽带的民间组织,其架构是松散型的。活动经费原则上由参加者共同承担。参加宗亲会的人员需要心怀樊氏宗亲信念,热心樊氏宗亲事业,乐于参加宗亲活动,甘于无私奉献,不图任何回报,倾心倾意促进樊氏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于今后宗亲活动,会议提出的基本方针是每年举行一次全省性
的大型活动。活动方式力求多样化,活动内容尽量搞得丰富多彩,不
是简单的聚会吃喝。各县市也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本支族人参加
的小型联谊活动,或者支系之间的相互交流联谊,以增加联系,增强
情感,促进友好合作。
大会要求,在宗亲联谊活动中要注重文化交流,深入开展祖源文
化研讨,既要重视对宗族历史研究,也要重视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
研究,并要加强对对各支系古今杰出人物的资料收集整理。在历史文
化传承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照“去
粗存精,去伪存真”精神,剔其糟粕,存其精华,把优秀文化和优良
传统传承给下一代人,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大会还进行了樊氏文化交流研讨,会议收到论文十余篇,集中
编入《安徽樊氏首届宗亲会议暨樊氏文化交流会论文汇编》。樊应信、
樊敬华、樊玉国、樊多权、樊诗汉、樊清周等先生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报告,樊 应艾先生编撰的《长丰樊氏宗祠明解》在会议上作了资料
交流。
会议还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长丰樊氏宗祠。亲历了一次深刻的宗
族文化体验。
(樊应艾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