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补瓷器
鉴赏
收藏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癖好。从历史上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对收藏情有独钟。如今,藏玩之风依然不衰,其中自有无穷的魅力与独到的乐趣。虽说时下不少人把收藏当成一种经营获利的手段,但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他们玩的就是一种背负历史的高雅品位,要的就是那份寻旧怀古的探索情怀。
不惑之年的樊佩宗便是其中一人,“传承家乡文化,保护家乡历史”,是他多年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记者在溧河物流园的聚宝阁古瓷会馆见到了樊佩宗。“从古陶罐到精美的青花瓷,我最钟爱的还是大窑店瓷器。”讲起收藏之路,他滔滔不绝。1993年,刚退伍的樊佩宗受周围朋友影响,逐渐对一些有岁月沉淀的东西感兴趣,一心想把能代表南阳历史文化的东西收藏起来。于是,开始着手收集瓷器、字画。1995年,他陪部队老首长到内乡县岞岖乡大窑店参观,知道家乡有这样一个古窑址后,经常到此捡拾碎瓷片。慢慢地,他喜欢上了大窑店。
樊佩宗说,邓窑的古遗址位于内乡县岞岖乡西,以大窑店村为中心,又名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邓窑起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消于明初。宋代以烧青瓷为主,以碗、盘、缸为大宗,器表有的表面无纹,有的印花,刻花较少,施釉较厚。2013年,邓窑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全面收藏大窑店瓷器,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南阳的历史文化,樊佩宗颇费工夫。就如,一年前他到岞岖乡“淘宝”,在一农户家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酒樽,可农户不肯割爱,“我很能理解农户当时的心情,所以以后到他家,只与他探讨大窑店瓷器的历史和文化”。日子久了,许是被樊佩宗的精神所感动,今年6月6日,农户终于提出把这件瓷器转给他。
从无一宝贝的毛头小子,到拥有瓷器藏品数百件的专职收藏者,这其中的每一件藏品,都倾注了樊佩宗的心血。
“别看这些瓷片、破碗,都是宝贝,它们对研究大窑店古代瓷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研究南阳的历史、艺术等也有很高的价值。”樊佩宗说,收藏的最高境界是分享和传承,即尊重历史,爱护历史传承下的藏品,珍惜昨天发生的历史,归纳、发掘、整理和创造今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