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传媒网讯 走进惠民县清河镇樊北村,这个500口人的村紧靠徒骇河,党员17名、150户、育龄妇女111人。虽已是寒冬,却掩盖不住这个美丽村庄生机盎然的景象,整齐的马路,一排排的青砖瓦房,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家庭农场,如白毛山羊、波尔上扬、鲁西黄牛、奶牛养殖,板皮加工,绿色无公害玉米种植等······。
家庭农场养殖成为留守妇女致富的亮丽风景线
据樊北村村妇女计生主任陈霞介绍,这1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计生协会、巾帼致富之家等村组织,走上了富裕路,真正在家庭致富中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村计生协会会员、32岁的王首伟、樊先伟夫妇,利用承包的3亩地在村内办起了家庭养殖农场,目前农场里养殖了30头波尔山羊、48头鲁西黄牛。加之与父母刘凤珍、樊广朋的20头奶牛,50头白毛山羊,连成了一片之后,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家庭养殖农场。家庭农场主、留守妇女王首伟说,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她和丈夫自制了养殖饲料,采用半成品饲料制剂,加上麸子、玉米、麻山、小苏打、盐等制成无公害绿色自制饲料,牲畜既爱吃,生长又快。最后她介绍说,清河镇为把“农村家庭创业工程”落到实处,计生、劳保、民政等部门之间积极协调、互相协作,在产业扶持、小额信贷等方面对农村家庭加大了扶持力度,她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利用项目启动资金,创办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带领本村农村家庭户共同致富。
家庭大型板皮加工铸就留守妇女致富梦想
樊北村计生协会会长、村党支部书记樊延杰说,全村已有7、8家大型家庭养殖农场,其次是零星的散户养殖家庭还有10多户,在此基础上,该村的家庭板皮加工农场更是如火如荼,像樊延亮、樊富平等就是樊北村家庭板皮加工的代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板皮加工大多是留守妇女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力军”。据36岁的家庭板皮加工农场主樊延亮介绍,他租赁了5亩土地,雇佣了10名留守妇女,干起了家庭板皮加工。在他家庭板皮加工农场打工的留守妇女张红霞高兴的说:“俺现在足不出村,一天就能挣到70、80块钱,还能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还有孩子的上学、学习。”(图)樊延杰还说,村里为了帮助留守妇女创业致富,村计生协会每月在5日的计生民主议政日,在村人口学校里,为留守妇女提供致富信息、农业科技知识、创业项目等的培训和学习,一年下来就达12期,切实助力了1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科技种田走上富裕路成就多名巾帼致富能手
“俺今年不但有机棉获得了丰收,而且10亩地的绿色有机玉米育种也获得了丰产,使俺成为科学种田获利最多的家庭之一。”樊北村计生会员户、留守妇女刘玉琴如是说。这是该村百名留守妇女通过科学种田,走上富裕路、成为巾帼致富能手的一个场景。该镇农技、计生协会、劳保等部门,通力合作、联合推出了“绿色有机种植致富助力农村家庭致富工程”以来,通过为该村留守妇女介绍、牵线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订制科研院校师范农作物种植基地等,间接或直接的拉动留守妇女致富奔小康,同时还为其提供启动资金支持,以及致富项目、致富技术等的定期培训,使留守妇女在种植业方面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获得最丰厚的利润之外,还成立了多个绿色食品加工、马铃薯种植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使该村30多名留守妇女成为全镇小有名气的巾帼致富能手。
通讯员: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