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时讯 > 樊氏时讯 > 樊氏新闻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5/02/15 周日 21:26

   荆州新闻网消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衣着品位也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试想,飘雪的隆冬,你在温暖的壁炉旁轻点鼠标,按照自己的设计制定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下单后,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激光头20秒就裁剪好了你的衣服,72小时内,面带笑容的快递员将按你要求缝制的衣服送到手中,这是多美好的感觉!从江陵走出去的企业家樊将这一切变为了现实。说起这位颇具创造力的年轻老总,许多荆州观众并不陌生,大家认识他是从2014荆州好人颁奖典礼开始的。

  105岁的文婆婆眼睛失明15年,瘫痪20年,是媳妇李世桂2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敬老侍亲。她用每一天的苦和累,为瘫痪婆婆铺就温暖的港湾。在颁奖典礼上,儿子樊给了母亲李世桂一个惊喜,他悄悄从广州赶回荆州,亲手把温暖的橙色围巾挂在母亲脖子上。

  我们见到樊时,颁奖典礼已经过去了两天,但他心里显然还是激动无比。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已经有近三百位好友为他的母亲点赞。

  这位年轻时尚、颇具韩国“欧巴”气质的老总,一直为自己的母亲而骄傲,一直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一直想为家乡多做一点事。此次,我们对樊友斌的访谈地点就在江陵的工业园内。2012年,樊总在家乡注册了江陵逸骏棉业有限公司,经过近两年的规划建设,第一期的梭织服装工厂已于2014年3月正式投产。这片占地百余亩的生产园区,具有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大气高端的园区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区域功能设置。忙碌的工人手中,生产加工的正是迪士尼、骆驼、潮流前线等国际知名品牌服饰。

  目前的生产线仅仅是过渡期的生产模式,在2015年,樊友斌要将他的“智能裁缝”概念引入江陵工业园区。2013年9月,樊创立的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推出智能裁缝,即个性化定制网站,这是一款简单易操作的在线DIY工具,用户可以轻松加入到个性化产品远程定制中,从服装体型采集、版型预选、图案配饰、色彩搭配DIY设计、到互联网上传数据,最后,加工成型服装,完全自动化,实现了从虚拟试衣CAD到定制生产的快速智能制造。

  只身在外打拼十多年,费尽心血得到的科技成果只希望能回报家乡,樊友斌的这一份乡情让我们动容。而打造这套“智能裁缝”系统的念头最初是如何萌发的?其核心技术在哪儿?又是如何攻克技术难题的?这些,都得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说起。

  2008年9月14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由此拉开大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中心,迅速蔓延到全球。当时,樊友斌的公司以外贸订单居多,金融风暴期间外国订单整体下降明显。而此时,只有一个客户的订单量增长了300%,这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可是,“特体”服装的消费群体并不好找,如果专门为肥胖等特体制作服装,成本势必增加,而且很容易出现库存多的问题。

  解决服装行业的大难题,消灭库存,这成了樊友斌的目标。他希望通过对服装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找到消灭库存的最佳途径,那么,“服装快速定制加工”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金钥匙。找准方向后,他再次遇到一个大难题,那就是服装的裁剪。要将定制服装快速加工,必须要能够快速裁剪,而传统的流水生产线是不可能按照个体的尺寸按需裁剪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樊在斌在一家激光应用加工厂找到了灵感。他在想,这小小的激光切铁切钢都那么简单,如果用它来切割布料应该更加简单,只需要找对办法用电脑控制这束光就可以了。想法一出,立即受到大家的赞同,随后他与国际知名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携手组建自主创新研发团队,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18个月的时间,樊友斌就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服装智能激光雕刻裁剪一体机,又用了6个月时间,他将激光裁剪的成本在原先的基础上降低了20倍。

  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有了回报,每每提到这些,樊都会露出自豪的笑容。而在微信上,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就叫“智能裁缝创造人”。樊友斌能够成功打造“智能裁缝”模式,与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在研发这套系统的两年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整天泡在各个高校里。可能大家不知道,这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与学校和课堂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最初他还曾当过老师。

  那是2001年,离开江陵一起到广东闯世界的小伙伴有十多个人,可是,半年后留下来的只剩下了两人。就在樊友斌也开始考虑是否要回家乡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份国企的工作,跑外贸销售服装。这份工作薪酬不错,还能学到很多东西,他非常珍惜,踏踏实实干了一年多。因为勤奋好学、踏实能干,被升任为部门负责人。就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他所在的国企要实行改制,这一刻,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了面前。

  20多岁的樊友斌血气方刚,二话没说就接下了部门的担子,带着大家一起继续跑外贸拉业务。这一年下来,他的存折上第一次出现了7位数的余额,在欣喜之余干劲更足了。可是谁也没料到,第二年他就遇到了当时看来人生最大的挫折。

  当时的处理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想办法在美国就地低价处理这批货,第二是运回中国销售。可是,不管是这种方案都极有可能得不偿失,造成更大的人力物力损失。眼看这批货最终只能放弃了,可欠厂家的240万货款怎么办?

  樊友斌开诚布公把这批货的情况和自己的存折余额告诉厂家,他提出把自己近100万的存款都拿出来,并且自己不会离开深圳,还要继续在当地做生意,今后只要有盈利马上偿还剩下的货款。如此一来,厂家也只好接受了他的条件。

  经过这样一场挫折,樊友斌前进的步伐反而更稳健了,他的公司发展也更快了。2008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劳动法的实施,很多企业家都放弃实业转为贸易。此时,一直做贸易的樊却不走寻常路,做起了实业,玩起了大家都不玩的行当。

  2008年11月,樊友斌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佛山市顺德区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开始投身于服装生产中。服装制造企业如何做,生产车间该如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却成为了拦路虎。人员的高流动率和陈旧的管理模式也使他焦头烂额、无从下手。很快,投资办厂的500万元亏得只剩下20万,心急如焚的樊友斌打算找自己聘请的厂长问个究竟。

  这样一位对工厂没有归属感,没有责任心的厂长令樊友斌非常失望,当即,他就让这位厂长到财务室结算工资,请他离开。

  原来,厂里的400名员工有一半都和厂长沾亲带故,厂长要走自然都要跟着离开。而且,之前厂里人员的高流动率也与这位厂长有关,与厂长相关的工人平常做事少工资高,这让其他员工心理难以平衡,所以才会频繁离职。

  经过这场辞职风波后,樊友斌下定决心自己投入管理,他当起了厂长。大力在厂里推行快速制造模式,当19分钟做出一件产品,当之后每79秒一件新产品诞生时,工人们看到了这位年轻老板的实力与魄力。当留下来的工人工资增长70%的时候,辞职的员工们又陆续回来了。

  樊友斌创立的爱斯达,从一个小公司,慢慢扩大生产厂房,从一间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科技型服装智造企业,公司一直在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成功地完成了从单一的赢利模式向多种赢利模式的转变。2013年,爱斯达营业收入1.6亿,纳税600多万。而在“智能裁缝”平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爱斯达势必有更好的发展。

  樊友斌属马,这位年轻的70后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2012年度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2013年度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2013年度中国服装行业十大领军人物等等。面对荣誉,面对财富,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却十分淡然,始终保持最初的一份淳朴,也许这就是他说的那份家族血脉的传承。节目的最后我们也要祝樊友斌的事业一骑绝尘!祝愿这个善良的家族平安幸福!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