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时讯 > 樊氏时讯 > 樊氏新闻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5/03/08 周日 10:38

解放日报特派记者 朱珉迕 简工博

历来对预算报告锱铢必较的樊芸代表,今天再次拦住了财政部的工作人员。上午的小组审议后,她拿出厚厚一册预算报告追问:1.5万亿元转移支付落实在那儿?

“5万多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落实3.6万亿元,还有1.5万亿元呢?”樊芸有点焦急,“预算报告过几天就要表决了,这1.5万亿元没说明去向,我们怎么表决?”

在先前的小组审议中,樊芸已经提出这一问题。她发现,预算报告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条目,有1.5万亿元资金并未写明申报部门。报告中的空白意味着,1.5万亿元可能“下落不明”。

“这是说不过去的。”樊芸告诉财政部工作人员说。她坦陈,这些年,财政部门在提高专项转移支付方面已有一系列规定,但1.5万亿元的空白,意味着一般性转移支付申报环节仍可能存在漏洞:“申报单位是不是以落实的项目来申报?不落实的项目有没有虚报或者报得过高?这需要监督”。

樊芸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不少部门或单位对转移支付的需求量已与过去完全不同,有的或许早已无需转移支付。但无论是申报者还是财政部门,都可能按照惯性填报申请。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这很可能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落到实处。我们应该沉下去调研一下,某个申报了转移支付的部门,究竟是不是需要转移支付?”樊芸说,“谁申报了转移支付,要进行公示;转移支付后的绩效,也要进行评估。这样可以防范虚报。”

而暂时没有下家的1.5万亿元,究竟要为谁所用?财政部工作人员答复樊芸,回去会认真研究。樊芸则表示,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不妨把这笔资金安排到更为需要的民生领域,“落实不了的转移支付,干脆取消。” (本报北京3月7日专电)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