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名人 > 樊氏名人 > 现代名人 search

发布人:樊会武 时间:2012/07/12 周四 09:47

樊启鹏:回乡拍短片的北师大讲师

 

樊启鹏,1979年3月出生阳新县三溪镇丫吉村。199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博士。系北师大艺术与传煤学院讲师。2000年至今,他先后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担任栏目策划,有近30余部反映家乡风土人情的“短片”在上述电视台播出。

“樊大导演”

熟悉樊启鹏的家乡人,很少有人叫他的名字,也绝少“尊称”他一句讲师,都习惯亲热地喊他一声“樊大导演”。

6月28日下午,天地如同笼罩着火球一般。听说北师大的“大导演”又回来了,且正冒着酷暑拍片,记者就赶了过去。位于阳新县城陵园的运龙武校和此时的天气一样火热至极。200多位年龄从6岁到18岁的武术运动员,正在训练场地挥汗如雨地展示各种功夫,有对练散手的,有集体表演少林拳的,有“单刀进枪”,有“凌空飞腿”……

站在太阳底下的樊启鹏一袭黑色休闲运动装,双手端着摄像机在认真地拍摄,根据角度和取景的需要,他时而直立时而半跪半蹲,有时不得不用整个身体去接触滚烫的水泥地面……

樊启鹏很随意,进了冷气爽人的运龙武校办公室,他也和众人那样光着膀子,用刚褪下的上衣揩抹淋漓的汗珠。他说能适应各种气候各种土壤,就是为拍出一部较为成功的短片。樊启鹏称的“短片”,就是电视台可播放十分钟左右的片子。

爱上拍短片,是樊启鹏2000年在凤凰卫视服务期间,他利用一个空余时间回到了老家,那种熟悉的泥土气息和朴实的村民让他感慨万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太多故事。当时他便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平实的镜头拍摄平凡的农民。他首先想到了含辛茹苦的父母亲:劳作、聊天、家务……父母亲一天的“内容”被他浓缩成十几分钟的画面。凤凰卫视以《我的父亲母亲》为题在黄金时间播出。他们的情感、经历,以及在农村的基层生活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极大兴趣。第二年,樊启鹏又受命回家拍了《我的父亲母亲》续集。

樊启鹏称,他所拍的短片不用什么夸张、蒙太奇等拍摄技巧,基本上以土地、大山、田地、屋舍、普通人等原色原味入镜。给观众以返璞归真、休闲养生的感觉。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回来过几次,听说阳新县运龙武校的校长王运龙,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获得过国家级运动员的称号,更在港台地区执导过多部影视剧的武打设计,可他却选择了回到家乡县城……这一切让樊启鹏有一探究竟的必要。他回来拍这部短片,也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少林文化在家乡的发展。

八年来,樊启鹏走遍大江南北,有数不清的短片在主流媒体播出,但他为家乡拍摄、播出的短片达到三十部以上,比例是最大的。他回乡去过的村庄无数,他所拍摄过的人物众多,大家都不知道他“北师大讲师”的身份,也许是更爱称呼他一声“樊大导演”才觉得亲热吧。

人生分水岭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樊启鹏说曾剖析过自己:高中考上大学,北师大攻读硕士、博士,在几家主流媒体服务,构成了自己人生的分水岭。

阳新县三溪镇丫吉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比较贫穷。1979年出生在这里的樊启鹏虽离开家乡来北京11年,可他对故乡依然情有独钟。记者在阳新多次采访过樊启鹏,他说了一些青少年时代的困苦,也谈了一些自己的心路历程。兄弟姊妹五人,他是老五。他的哥哥姐姐却为他做出了巨大牺牲,读完初中或高中就停止了学业,为的是让樊启鹏能读上大学,用知识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他从小也很乖巧,农忙季节也跟在家人的后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到了初高中的年龄,每个暑期他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农村的活,我什么都干过。”

家里很困难,他考上了鄂南高中。一家人喜中有忧:在当时只要进入了鄂南高中就读的,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门槛。学费、生活费姑且不说,从老家到咸宁一个来回的车票几元钱,于全家人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对此,樊启鹏说,是为了节约几个钱,更是为了潜下心来读书,三年高中期间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1997年高考,他被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专业录取。该专业当时是艺术系,在全国大专院校中颇有名气。

据樊启鹏介绍,影视与传媒方向是中国综合大学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专业方向,以全国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电影学博士点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为核心,发展成为中国影视传媒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制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他所在的学科依托百年师大综合文化积淀,以中国民族化影视美学研究为中心,初步建立起中国本土影视理论研究体系。樊启鹏一直以自己是北师大的学生和讲师而倍感荣耀。这也是他继四年本科学业以后,又在该校穷6年之功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的直接原因。

樊启鹏称,该校创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几届。樊启鹏欣慰的是,他从2002年直接参与了“大学生电影节”的组织、宣传等工作。该电影节被众多一线明星认可,樊启鹏说每届电影节真正是明星云集。2004年,樊启鹏更是该电影节大学生评委中的“终评”。

樊启鹏介绍,他的学兄学弟们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学校、广播、电影、电视、出版、通讯、网络、游戏及广告公司。他在大四期间就开始进入当地的电视台做一些策划工作,他说在那里最终让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他认为自己很平凡,在北京读大学、在媒体服务都是他人生的最爱;从农村走来,他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改变命运的分水岭。

路在脚下

命运在每个人手中掌握着,樊启鹏说人生的路靠自己走。他痴迷上媒体当然就爱上了手上的摄影机,他用脚去丈量祖国的大地,用手中的镜头真实纪录、讴歌国人的精神、物质风貌。

樊启鹏就读的专业和他取得的双学位,都和媒体密不可分。他现在给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传媒专业不是闭门造车,必须和传媒产业密切接触,“将来才是一位合格的传媒人”。他对学生现身说法:由于他有实践经验,他在凤凰卫视和二十多位同行接手了同一个命题,结果是他拍的短片被电视台播出;云南、西藏半个月的“茶马古道”之行,他和来自国内外的记者朋友们感受到了沿道风光的秀美,亲历了这条文明古道的艰难险阻,为生活在沿线的各族人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宣传队的作用。他在央视12台“西部频道”担任过“社会与法”的策划;为北京电视台第七套节目——生活频道做过节目包装……

樊启鹏和学生们聊天时,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一个不热爱家乡的人,他能热爱什么?”他表示会利用一切时间多回故乡拍短片。我们有理由相信:故乡的山水人物因有樊启鹏的镜头而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她特有的魅力,会招引来更多的投资商、观光客……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