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樊氏古迹 search

发布人:樊后水 时间:2010/04/01 周四 17:04

  “樊迟祠”,一九八五年被鱼台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九年正式立碑公布。

  据鱼台“樊氏宗谱”记载:樊子迟公有三子,长子旭,居曲阜;次子皋,居陶城(今邹城太平镇樊家桥),曾任中都宰;三子绳,随父居棠(今鱼台)。樊子迟公与子绳及孙守吉的墓葬,是按照孔子携子抱孙式安葬的。

  汉初,樊迟裔孙、舞阳侯樊哙是汉开国元勋,又是汉高祖刘邦的连襟,官至左丞相;汉高祖十二年,钦赐樊哙故里(原为樊氏村,现为樊庄村俗称樊老家)建专祠祭祀樊公子迟及列祖列宗。其后,樊子迟公十一代裔孙樊宗、樊岩,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庙、府、墓、林,树巨碑立于墓前,林门石坊高耸,翁仲、石兽并列两道两旁,松柏参天,历代从祭。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赠“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封“益都候”;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改称“先贤樊子”。

  明代,郓系樊氏出了二位侍郎(樊诚、樊敬)和一位尚书(樊继祖),他们先后来樊子庙祭祀先祖,使其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三进院落分别建有“益都候殿”、“轩辕殿”,还配建了“三问堂”、“农圃堂”、“报本堂”、“诗礼堂”、“崇德堂”、“尝武堂”,各堂均设有掌故,并以此启迪教化后人。

  清初,鱼台明末进士樊毓敦率众抗清,号称樊家军四、五万人,在济宁西北长沟樊坝伏歼清将阿济洛先遣精兵三千。后兵败,樊氏族人遭到清兵大规模的抄杀,族人大都隐名改姓,流离他乡;导致樊子迟公墓址周围三十里没有一家姓樊的,上千亩的樊家老林惨遭清军毁灭,其樊庙被改为潘庙,樊寺被改为麦店子。直至清康熙帝大兴祟儒尊道、求贤裔荣之法,迟公七十一世孙樊淑泰,奉旨应诏,重修庙、府、墓、林,世袭从祀,并赐田。赠服、免赋役。由于樊毓敦兵败之后,将故里樊氏村和庙、府遗址委托亲戚梁姓代管,后改为梁庄;时间已过五、六十年,历经三、四代人,且樊淑泰又不是樊敏敦嫡传后裔,故原址重修事宜因梁氏不愿让出原址而受阻;樊淑泰则另置地筹建庙、府,并于乾隆四年重立子迟公墓碑从祭。乾隆七年,黄河泛滥冲扑碑损;乾隆九年复立,即现存之碑!后来,樊毓敦的四世嫡孙樊本田从梁氏手中要回原址并赠于樊淑泰重建庙、府,终因重建工程巳具规模而未改动地址。后由樊淑泰之弟樊淑麟,立志秉承哥志、重建樊子故里,于乾隆五十年间回原址重建樊氏村,即现在的樊庄村。

  清元丰元年辛亥(1851)年,钦赐翰林樊清其奉旨回樊子故里樊庄村重修樊子庙,并立志续修宗谱。恰逢当年黄河决口于丰县蟠龙集,鱼台连续四年水灾,民众疾饿交加、逃离家乡;后又太平军、捻军相继在鱼台与清军连年交战,钦赐修庙银两大都赈灾难民、扶贫助困,已无力实现宏愿;他只好从樊庄搬到武台樊子祠附近建翰林院,仅仅只建起门楼就病故辞世。

  民国十八年(1929),总统府顾问樊文耀(郓城人)卸任后,立志全国樊氏统一修谱,与世袭奉祀生樊景唐共同主持邀请各地代表前往武台共商续谱事宜。当时,参政院参政樊增祥(湖北恩施人)、豫军总司令樊钟秀(河南宝丰人)、民国政府文官处参事樊象离(山西解县人)、北大教授樊际昌(浙江杭县人)等都派员前往武台,其三十多人组班并进行了采访、编辑、刊印分工;因战乱、饥荒和交通不便、通讯欠发达等诸多原因,调查采访面较窄,当时只采访了迁徙到苏、鲁、豫、皖边区的族人,只刊印了保护先贤樊子墓的历史资料;更因其时武台一带霍乱流行,续谱成员中有五人染病身亡,景唐公也于1930年3月19日不幸染病辞世,实为樊氏一大损失!后移至郓城“樊氏宗祠”继续修谱,又逢樊文耀、樊增祥二人相继去世,樊氏全国统一续谱大业面临夭折!但是,已被采访过的各个分支的族人请谱心切,纷纷汇聚郓城,终因缺乏“主心骨”之主持人,乃用“一桶五只枣”(即一统五支找)的巫术,将苏、鲁、豫、皖边区的族人任意插入郓系“农圃堂”族谱老五支中,并另行编写20字派行字辈纳入族谱,完全违背了前辈“续修宗谱,统一行辈”的初衷。湖北代表樊月清(忠孝堂)因此而失声痛哭,无耐之下,挑着从各地调来的族谱资料周游全国各地,寻找本族名人志士挽救统一修谱事宜;终因无人能担当如此重任,最后还将部分族谱送给外地族人换取生活费用,如将湖北族谱送给了江苏赣榆族人,给当地续修“鉴真堂”谱造成了误导(据说在湖北“忠孝堂”谱上有此记载,谱称此人参加全国樊氏修谱和变卖家谱而失踪未归)。    

  1940年前后,樊子后裔樊照坤举旗抗日,带兵常驻樊子庙、府之中,遭日伪军疾恨,两次派特务将庙、府烧了大半,所藏谱牒几乎焚尽!1942年,丰、鱼等地族人,在樊祥林、樊照乾、樊照坤、樊维岳等人发动主持下,捐资修葺樊子庙、府、墓、林。由于筹资不足,加之战乱,仅仅只对墓碑增修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