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哲祥 时间:2012/02/11 周六 11:37

下篇   精神生长

 

因为尊崇祖先,民族得以不灭,得以昌盛。因为想搞清楚自己,面对未来,为了未来,又必须搞清楚祖先,弄清楚方方面面的身世血脉,寻找到精神、文化的回家之路。

说来,中国人应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我们尊崇祖先,渴望祖先之灵的护佑,而不是诅咒。如果,沿我一世祖的字派往上追溯,在中原大地,就一定还有很多很多的同祖同宗的樊家人,只是,我手里的这本宗谱往上,就没记载了,我也就无从知道了。

我的老家骆騋山,其中骆和騋两个字,我在《青青骆騋山》里讲到了,它们皆出自《诗经》,且是卫国的事,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怎么跑到几千里外的地方去了呢?也确实是个难解之谜。

难道,我的先人中也有个文化人,在读了《诗经》后,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忍不住怆然泪下,就把先前叫罗莲山的叫做了骆騋山,因为从老家人的发音中,我是一直把骆騋山,当成罗莲山来听的。

 

听着风中的传说与故事,我的精神与灵魂的苦旅也开始了。

我可以很惭愧地说,“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我这一代人,读书是不多,少之又少的。

我这代人,堪称红色时代,差不多也就是从1951年-1960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其中,又以所谓的新知青这批为最。这批人中,即使后来能有点成就者,也寥若晨星,更是靠了自己的苦读,方能化蝶而舞,绝大多数,桑叶都没能够吃,自然是无丝可吐,也就没法作茧,也就别想什么化蝶了。

我小学读到五年纪,文革开始了,实质上,这一生,我也就读了这五年书,后来读初中,那叫学工学农,又是只读半天,麦子熟了割麦,苞谷熟了收苞谷,还炼过钢铁,一是把矿石推到高炉旁的输送带上,再就是,不时用铁钎去捅高炉里的炼着的铁矿,以防凝结。再后来读书,就叫混文凭了。

所以,我这代人,也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呜乎哀哉,悲也。

但我依然不愿将自己,像一堵荒废坍塌的老土墙,一把推倒。有时,就在风清月白的夜晚,叩问自己的灵魂,想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有时我也想,世上千般风格,自己为什么偏偏独崇尚质朴、苍凉和注重风骨?我想,这大概与自己最初看的《诗经》、“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和魏晋文学有关系。而宋人的文章,尤其是南宋后,我很少看词一类,也不喜欢宋以后的文学,我觉得萎靡之气较重,脂粉之气过于艳了。

我喜欢苍凉,有风骨的诗歌和文章,再难再苦,其精神不萎靡。

也许,这也是地域家园决定了灵魂,如偏安一隅的小南宋,只是形式上还没垮,骨子里早溃烂了,谁,即使伸出一纤纤指头捅一下,它也会马上倒在地上,心是慌的,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怎么可能指望,写出有苍凉感有骨感的诗歌呢?就只能是一堆没有骨头的东西了。

不过,我或许偏执了,因在北宋前期,是讲“诗庄词媚”的,那个时代的文人诗家,台阁重臣,一般是将理想抱负、人生感叹,以诗来表达。而词,则如现今的心情文字,写的多是自己深隐复杂、微妙难言的心灵之事。如:“翔鸾屏里,羞把香罗暗解。”“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人的精神生长,确实离不开他的社会经历,离不开他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生活的地方和阅读的书籍,即使他后来会接触到其它更多更新的思想和观念,也不过是在先前的基础上扩张和深化,就像人的骨骸,会长粗长壮,但已经不能改变它的骨质了。

 

在乡下时,我的精神之树,还是一株刚植入泥土的幼苗,我的灵魂也刚刚受孕,在母体里刚成为一个胚胎。而精神之树要长到枝干分杈,能抵抗风雨,尚需时日。

而我的灵魂胚胎,要想长得有鼻子有眼,并顺利降生,蹒跚学步,乃至长大成人,有点思想,能与人成谋,更是还有千山万水的路要走,还有不知多少的槛要迈,多少陡峭的坡要爬。多少条的河要趟,多少的夜要熬。书得看破好多本,罪得受好多大箩,闷酒更得喝光好多罐。

这人,活着不想啥,倒也真简单,若要认其真来,既要想点啥,又要干点啥,那就是要说好难,就有好难!

我常常面临无所适从,精神的,信仰的,灵魂的。

前面,我之所以花了大的篇幅,写明末清初的那场战乱,写家谱上记载的祖先迁徙故事,就是想知道,那时是不是比我经历的要好,结果不是,祖先经历的是战乱,我遭遇的是动乱。但在本质上,却是有很多相同。前者是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后者是信仰的被痛击,精神家园坍塌,失之不存。

人,始终如一飘零的落叶,在社会历史的动荡中,漂若浮萍,颠来颠去,是没有能力把握自己不被影响和牵连的。如果说,我的祖先迁徙,是在战乱的烽火岁月逃生,我经历的社会动乱,就是自己心灵的流浪与逃亡。

记得12岁那年,文革开始,作为一个人,12岁正是初初睁开人眼看世界的懵懂岁月。可我看到什么了?那是一个混乱、疯狂而颠倒的世界,可季节不等人,我的思想与精神跟庄稼一样,季节来了,它就要长,至于长成什么样,那就全在天了,或晴或旱,或阴或雨。12岁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在哪个疯狂世界的风雨中成长着。22岁,该死的文革结束,逾十年,可悲的是,我生命扭曲而紊乱的人生观,也已经初长成。有如一棵树,尽管扭曲,怪模怪样的,可它毕竟是树,而不是苗了。

这里少有人和人性,也没有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有的只是阶级论、斗争论和批判论。文革可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黑暗的一段岁月,尤其是对人的嘴巴,是施行“言禁”的。

而十年间,我的生命被零零碎碎割成了几大块,停学,无所事事,看热闹荒废了三年。中学半天读书,半天“工农兵”两年,下乡当知青五年。769月回城,次月文革寿终正寝。接下来又是拨乱反正几年,就差不多到了80年代初,于是百废待兴,万物复苏,人们也将佝偻了多年的身子,一点点站直,将缄默了多年的嘴巴张开,重新开始学着说话。

那时人的感觉,就是天地解冻了,春天来了。万物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想往。

但自己依然可悲,年纪已经到了该读硕士博士,该而立之年了,可连世间最起码的书,都没有看过,还得背起破书包“双补”,补初中的数理化,和语文政治,拿现在的中学课程来看,还不够初一的难度。这,不能不说是天大的悲哀。

但不是我不愿意读书,而是彼时社会,不让人学,也无书可读。如果江水倒流,我仍会把读大学,当成我人生的梦。

 

那时,我扭曲的心灵充满了憎恨,既满是尘埃与伤痛,又像一只怕打的夹尾巴狗,以慌乱的眼神盯着这个世界,害怕有人喊那一声打。也满是血腥,里边塞满了批判论、斗争论和造反论,及阶级对抗的观念,无时不刻不像一条癞皮狗,稍有风吹草动,就想跳起来咬人。这,就是自己那时灵魂的绝版。

好在我在乡下时,还偶尔得到了一本残破的文学书,从《诗经》到宋词,都有选。这本残破的书,伴陪了我的山乡岁月,也如天地间日月的浸泡,风霜之染,多少浸润了我的灵魂,使它不再那么残暴和凶狠,有了一些人性的温润和诚善。

而对那个时段的回顾,还有海边的风高浪急。

面对第一次海外扑来的思想文化浪潮。80年代,在我的回忆里,感觉就是读了一些书,学了一些东西,而更多的时候,是弄一堆外国名词在玩概念,在炫耀,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没有找到文化回归和心灵道路的方向。当时,记得各学科,都出了一大批世界名著,尤以文学为最。与此同时,各种芜杂的思想,也随了国门的打开而呼啸涌入。

彼时,我的感觉是一双眼睛不够看,一个鼻子不够呼吸,一张嘴,吞不下那么丰富且份量足的思想文化大餐。

彼时的状况是抓到一本书,就看,就讨论争论甚至争吵。香花毒草无所分辨,也无须分辨,需要的是多读多看,也不知怎样的东西适合自己。然后就结诗社,结文学社,疯疯癫癫地过着日子。今天的时尚是艾略特的《荒原》,明天就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再过几天就是克劳德·西蒙和杜拉斯,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米兰·昆德拉和微笑的博尔赫斯了。再就是《百年孤独》。

当时,最甚嚣尘上的是现代派,最时髦的词是前卫和先锋,最经典的概念是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诗中最瞩目的词是意像。与此结伴而来的还有弗洛伊德,那阵子,一个人不读弗洛伊德,简直就等于是白痴。就跟最先不读爱略特是白痴一样。其实,现在想想,他的东西就是精神分析的心理著作,文化和思想的作用,被一些炒家人为夸大了。巴尔扎克和雨果基本被忘记,被抛弃了。昆德拉和微笑的博尔赫斯,被人们顶礼膜拜。

以致使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先锋诗人和作家。但不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如初唐四杰,而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还没有出现,遥远的地平线上,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会出现。

80年代的文化思想回归,因为面对的是大海,也很快就让人疲倦和郁闷,继而失望了。它最终少有融进了生命的血液,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它就是一袭看上去很华美的长袍,看上去光鲜,其实污迹斑斑,而身披长袍,手执外国兵刃者的骨子里,又始终流着很传统很家乡的血,于是,就终不能将其浇灌、长成自家灵魂后花园里的花草。

甚者,也有捞到几个国外名词就跑的时候,那词越拗口越好,书越荒诞不经越晦涩越好,做甚?好糊弄老百姓。再者,炫耀自己,装门面,当大棒打别人,当尺子,批评的尺子,评论天下文章。这,就是曾经的文学时代。也今天仍在泛滥。

后来,我也曾仔细想过,有些东西,确实被吸收了,也丰富了自己。但更多的,是在哗众取宠,既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毕竟,翻译过来的文学,就如同一口被人咀嚼过的菜,再是好菜,也没了味道,满是别人的唾沫味儿,都馊了。

于是,在经历了彼时彼地后,又不得不回到此时此地。一部《诗经》,一部《论语》,一部《老子》,一部《庄子》。然后,再从那里往这边,慢慢地一路看过来。

人是生长在传说的风中的树,也生长在故事里。

如果我生长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肯定与我水土相服,因为我的血液里,肯定流淌着它的故事与传说。而我生长在东方这块褐黄色的土地上,我的血液里,就只有这里的传说与故事,再就是,这里的岁月和日子。我就只能沿着这条亲情脉线,去寻觅我的祖先,风土人情,遗留在风中的传说与故事,文学词章,也作我灵魂的家园之旅。

真正的文学,须守得住寂寞呵,真正的精神,也只能在寂寞中生长。

而第二次浪潮,是不要精神信仰,下海去?还是要,又怎么要?这次浪潮的结果,是一大批文学或文化人,毅然决然选择了下海,并成了今天中国的有产者,甚至富翁,这里就无须赘述

下篇   精神生长

 

因为尊崇祖先,民族得以不灭,得以昌盛。因为想搞清楚自己,面对未来,为了未来,又必须搞清楚祖先,弄清楚方方面面的身世血脉,寻找到精神、文化的回家之路。

说来,中国人应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我们尊崇祖先,渴望祖先之灵的护佑,而不是诅咒。如果,沿我一世祖的字派往上追溯,在中原大地,就一定还有很多很多的同祖同宗的樊家人,只是,我手里的这本宗谱往上,就没记载了,我也就无从知道了。

我的老家骆騋山,其中骆和騋两个字,我在《青青骆騋山》里讲到了,它们皆出自《诗经》,且是卫国的事,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怎么跑到几千里外的地方去了呢?也确实是个难解之谜。

难道,我的先人中也有个文化人,在读了《诗经》后,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忍不住怆然泪下,就把先前叫罗莲山的叫做了骆騋山,因为从老家人的发音中,我是一直把骆騋山,当成罗莲山来听的。

 

听着风中的传说与故事,我的精神与灵魂的苦旅也开始了。

我可以很惭愧地说,“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我这一代人,读书是不多,少之又少的。

我这代人,堪称红色时代,差不多也就是从1951年-1960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其中,又以所谓的新知青这批为最。这批人中,即使后来能有点成就者,也寥若晨星,更是靠了自己的苦读,方能化蝶而舞,绝大多数,桑叶都没能够吃,自然是无丝可吐,也就没法作茧,也就别想什么化蝶了。

我小学读到五年纪,文革开始了,实质上,这一生,我也就读了这五年书,后来读初中,那叫学工学农,又是只读半天,麦子熟了割麦,苞谷熟了收苞谷,还炼过钢铁,一是把矿石推到高炉旁的输送带上,再就是,不时用铁钎去捅高炉里的炼着的铁矿,以防凝结。再后来读书,就叫混文凭了。

所以,我这代人,也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呜乎哀哉,悲也。

但我依然不愿将自己,像一堵荒废坍塌的老土墙,一把推倒。有时,就在风清月白的夜晚,叩问自己的灵魂,想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有时我也想,世上千般风格,自己为什么偏偏独崇尚质朴、苍凉和注重风骨?我想,这大概与自己最初看的《诗经》、“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和魏晋文学有关系。而宋人的文章,尤其是南宋后,我很少看词一类,也不喜欢宋以后的文学,我觉得萎靡之气较重,脂粉之气过于艳了。

我喜欢苍凉,有风骨的诗歌和文章,再难再苦,其精神不萎靡。

也许,这也是地域家园决定了灵魂,如偏安一隅的小南宋,只是形式上还没垮,骨子里早溃烂了,谁,即使伸出一纤纤指头捅一下,它也会马上倒在地上,心是慌的,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怎么可能指望,写出有苍凉感有骨感的诗歌呢?就只能是一堆没有骨头的东西了。

不过,我或许偏执了,因在北宋前期,是讲“诗庄词媚”的,那个时代的文人诗家,台阁重臣,一般是将理想抱负、人生感叹,以诗来表达。而词,则如现今的心情文字,写的多是自己深隐复杂、微妙难言的心灵之事。如:“翔鸾屏里,羞把香罗暗解。”“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人的精神生长,确实离不开他的社会经历,离不开他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生活的地方和阅读的书籍,即使他后来会接触到其它更多更新的思想和观念,也不过是在先前的基础上扩张和深化,就像人的骨骸,会长粗长壮,但已经不能改变它的骨质了。

 

在乡下时,我的精神之树,还是一株刚植入泥土的幼苗,我的灵魂也刚刚受孕,在母体里刚成为一个胚胎。而精神之树要长到枝干分杈,能抵抗风雨,尚需时日。

而我的灵魂胚胎,要想长得有鼻子有眼,并顺利降生,蹒跚学步,乃至长大成人,有点思想,能与人成谋,更是还有千山万水的路要走,还有不知多少的槛要迈,多少陡峭的坡要爬。多少条的河要趟,多少的夜要熬。书得看破好多本,罪得受好多大箩,闷酒更得喝光好多罐。

这人,活着不想啥,倒也真简单,若要认其真来,既要想点啥,又要干点啥,那就是要说好难,就有好难!

我常常面临无所适从,精神的,信仰的,灵魂的。

前面,我之所以花了大的篇幅,写明末清初的那场战乱,写家谱上记载的祖先迁徙故事,就是想知道,那时是不是比我经历的要好,结果不是,祖先经历的是战乱,我遭遇的是动乱。但在本质上,却是有很多相同。前者是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后者是信仰的被痛击,精神家园坍塌,失之不存。

人,始终如一飘零的落叶,在社会历史的动荡中,漂若浮萍,颠来颠去,是没有能力把握自己不被影响和牵连的。如果说,我的祖先迁徙,是在战乱的烽火岁月逃生,我经历的社会动乱,就是自己心灵的流浪与逃亡。

记得12岁那年,文革开始,作为一个人,12岁正是初初睁开人眼看世界的懵懂岁月。可我看到什么了?那是一个混乱、疯狂而颠倒的世界,可季节不等人,我的思想与精神跟庄稼一样,季节来了,它就要长,至于长成什么样,那就全在天了,或晴或旱,或阴或雨。12岁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在哪个疯狂世界的风雨中成长着。22岁,该死的文革结束,逾十年,可悲的是,我生命扭曲而紊乱的人生观,也已经初长成。有如一棵树,尽管扭曲,怪模怪样的,可它毕竟是树,而不是苗了。

这里少有人和人性,也没有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有的只是阶级论、斗争论和批判论。文革可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黑暗的一段岁月,尤其是对人的嘴巴,是施行“言禁”的。

而十年间,我的生命被零零碎碎割成了几大块,停学,无所事事,看热闹荒废了三年。中学半天读书,半天“工农兵”两年,下乡当知青五年。76年9月回城,次月文革寿终正寝。接下来又是拨乱反正几年,就差不多到了80年代初,于是百废待兴,万物复苏,人们也将佝偻了多年的身子,一点点站直,将缄默了多年的嘴巴张开,重新开始学着说话。

那时人的感觉,就是天地解冻了,春天来了。万物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想往。

但自己依然可悲,年纪已经到了该读硕士博士,该而立之年了,可连世间最起码的书,都没有看过,还得背起破书包“双补”,补初中的数理化,和语文政治,拿现在的中学课程来看,还不够初一的难度。这,不能不说是天大的悲哀。

但不是我不愿意读书,而是彼时社会,不让人学,也无书可读。如果江水倒流,我仍会把读大学,当成我人生的梦。

 

那时,我扭曲的心灵充满了憎恨,既满是尘埃与伤痛,又像一只怕打的夹尾巴狗,以慌乱的眼神盯着这个世界,害怕有人喊那一声打。也满是血腥,里边塞满了批判论、斗争论和造反论,及阶级对抗的观念,无时不刻不像一条癞皮狗,稍有风吹草动,就想跳起来咬人。这,就是自己那时灵魂的绝版。

好在我在乡下时,还偶尔得到了一本残破的文学书,从《诗经》到宋词,都有选。这本残破的书,伴陪了我的山乡岁月,也如天地间日月的浸泡,风霜之染,多少浸润了我的灵魂,使它不再那么残暴和凶狠,有了一些人性的温润和诚善。

而对那个时段的回顾,还有海边的风高浪急。

面对第一次海外扑来的思想文化浪潮。80年代,在我的回忆里,感觉就是读了一些书,学了一些东西,而更多的时候,是弄一堆外国名词在玩概念,在炫耀,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没有找到文化回归和心灵道路的方向。当时,记得各学科,都出了一大批世界名著,尤以文学为最。与此同时,各种芜杂的思想,也随了国门的打开而呼啸涌入。

彼时,我的感觉是一双眼睛不够看,一个鼻子不够呼吸,一张嘴,吞不下那么丰富且份量足的思想文化大餐。

彼时的状况是抓到一本书,就看,就讨论争论甚至争吵。香花毒草无所分辨,也无须分辨,需要的是多读多看,也不知怎样的东西适合自己。然后就结诗社,结文学社,疯疯癫癫地过着日子。今天的时尚是艾略特的《荒原》,明天就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再过几天就是克劳德·西蒙和杜拉斯,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米兰·昆德拉和微笑的博尔赫斯了。再就是《百年孤独》。

当时,最甚嚣尘上的是现代派,最时髦的词是前卫和先锋,最经典的概念是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诗中最瞩目的词是意像。与此结伴而来的还有弗洛伊德,那阵子,一个人不读弗洛伊德,简直就等于是白痴。就跟最先不读爱略特是白痴一样。其实,现在想想,他的东西就是精神分析的心理著作,文化和思想的作用,被一些炒家人为夸大了。巴尔扎克和雨果基本被忘记,被抛弃了。昆德拉和微笑的博尔赫斯,被人们顶礼膜拜。

以致使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先锋诗人和作家。但不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如初唐四杰,而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还没有出现,遥远的地平线上,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会出现。

但80年代的文化思想回归,因为面对的是大海,也很快就让人疲倦和郁闷,继而失望了。它最终少有融进了生命的血液,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它就是一袭看上去很华美的长袍,看上去光鲜,其实污迹斑斑,而身披长袍,手执外国兵刃者的骨子里,又始终流着很传统很家乡的血,于是,就终不能将其浇灌、长成自家灵魂后花园里的花草。

甚者,也有捞到几个国外名词就跑的时候,那词越拗口越好,书越荒诞不经越晦涩越好,做甚?好糊弄老百姓。再者,炫耀自己,装门面,当大棒打别人,当尺子,批评的尺子,评论天下文章。这,就是曾经的文学时代。也今天仍在泛滥。

后来,我也曾仔细想过,有些东西,确实被吸收了,也丰富了自己。但更多的,是在哗众取宠,既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毕竟,翻译过来的文学,就如同一口被人咀嚼过的菜,再是好菜,也没了味道,满是别人的唾沫味儿,都馊了。

于是,在经历了彼时彼地后,又不得不回到此时此地。一部《诗经》,一部《论语》,一部《老子》,一部《庄子》。然后,再从那里往这边,慢慢地一路看过来。

人是生长在传说的风中的树,也生长在故事里。

如果我生长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肯定与我水土相服,因为我的血液里,肯定流淌着它的故事与传说。而我生长在东方这块褐黄色的土地上,我的血液里,就只有这里的传说与故事,再就是,这里的岁月和日子。我就只能沿着这条亲情脉线,去寻觅我的祖先,风土人情,遗留在风中的传说与故事,文学词章,也作我灵魂的家园之旅。

真正的文学,须守得住寂寞呵,真正的精神,也只能在寂寞中生长。

而第二次浪潮,是不要精神信仰,下海去?还是要,又怎么要?这次浪潮的结果,是一大批文学或文化人,毅然决然选择了下海,并成了今天中国的有产者,甚至富翁,这里就无须赘述了。

 

沿了身世血脉和所读所看,在烽烟往事里走了一大转,终于,现在我又回到了有着众多传说、民谣和故事的山地,秋草深深,风在呜鸣,落叶在飘飞。天慢慢地黑过来,然后,月亮升起了,月亮落下了,露水出来了,露水又干了。虫子唧唧叫着,之后的一天,虫子就静静地蛰伏在土洞里冬眠了。

2005 

 

《灵魂的家园之旅》补记:

 

都说,天下樊氏无二家。虽然世有陕西、山西、河南,甚至西南之说,其实,皆召公(召伯、召康公)之后裔也。

按时下樊氏起源之说:

樊氏,出自姬姓,形成于西周,周文王的后裔,其始祖为樊仲山甫,史称姬姓樊氏(哲祥注:山甫乃周太王亶父之裔,与周文王同宗)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逃出朝歌后,聘请姜子牙为国师,铸九龙鼎,后,武王会盟八百诸侯,灭商纣,兴周朝,历八百年。文王之子虞仲有孙(哲祥注:虞仲乃文王之伯祖,虞仲弟王季乃文王父),名仲山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史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宣王封他为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侯,他的子孙于是就以樊为姓。樊氏的郡望有上党、南阳。上党郡,战国时韩国设置,秦灭韩后沿用,其地属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东地区。南阳郡,战国时秦国初置,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按唐代《姓纂》:

“周文王子虞仲之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今河南阳樊是也。周有樊穆仲,字山甫,樊仲皮,樊济,并其后也,南阳。”此唐人所著,太过于疏简。

按家传宗谱:

我家这一支来自南阳,往上追溯则来自上党,属樊仲山甫的后人。仲山甫为召伯之后裔,宗谱对此有详述。

宗谱《樊氏受姓宗本考》载:

前谱樊氏谱引云,太王王季文王君奭  召康公名奭,燕世家。云,周之分子也。(旁注:谓十子。)卿士皇父云,文王之长,庶也。武王胜殷,封于北燕,在畿内歧周。故地古幽州,今直隶顺天府蓟县(注:今属天津),是食采于召,为召伯,谥于康为召康公,伯爵,成王时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康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周公为政于国中,召公宣布于诸侯。诗有召南,书有君奭。其后,长子元继燕,次子夷继召六,传至宣王时,山甫、召虎,皆其后裔(见索引并类典)。樊侯  讳  诏字  山甫,谥曰穆仲,洛阳人。宣王时,仲山甫为相王,广其封地,与燕接壤,在周东都畿内之地,曰樊,因以为氏,故称樊侯,是为受姓之始(见诗注首姓氏人物考并周语)。”(山甫非周公之裔,乃周太王亶父之裔.此考证不正确,哲祥注)

《诗经·召南·甘棠》篇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尚书·周书·君奭》篇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说:“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接下来,宗谱《续修樊氏宗谱序》又详叙:“我樊氏受姓,自仲山甫始而,山甫为河南洛阳人,其后支派蕃衍上党较盛,故曰上党郡。至汉中叶,重祖迁河南南阳府唐县,越唐至宋。南宋之末,本支一世祖国泰公住南阳府南阳县,派世五房,一二三四迁于江南(今江苏、安徽、上海)、陕西、山东、浙江。本房居末,守宗祧,派永八房,一二三四迁于福建、山西、广西、广东,五六七方迁于之南昌、瑞州、临江各府。本房居末,迁于江西之吉安府太和县鹅掌大坵,派仕四房,一二三房各迁他县,本房居末,留守宗祧。派廷六房,一二三四各迁他府,五迁湖广武昌县。本房居末,迁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派学十房,各迁他府,惟本房居末,守宗祧。派曰五房,一二三四各迁异地,本房居末,守宗祧,派朝八房,本房居长,迁于四川内江县。”

之前,其他房人的先祖中,先后有迁宜宾、成都、永川、南充的。有我这房人的先祖迁的是内江,之后又避兵贵州,三代后再迁重庆府,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江津。越三百年至今。

以上,为笔者所考证的樊氏姓氏来源,及家族苦难的迁徙。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