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应艾 时间:2014/07/03 周四 21:22

             堂号略谈与长丰樊氏堂号辩析

        樊应艾

 

        【堂号基本概念】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后来逐渐演变成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在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一个名称以表示某姓氏的堂号,表明个家族世系源流或者族属、支派的关系。同姓或同支族人在同一堂号下,进行祭拜先祖敦宗睦族及弘扬家族文化等等一系列宗族活动。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熟悉的一个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堂号不仅仅用在祠堂族谱中,常常被延伸用在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如在斗、袋、灯笼等上面

姓氏堂号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古代,几乎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宗族堂号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姓氏堂号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堂号与姓氏地望相关,以其姓氏发祥祖地,或以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如李姓(郡)号有: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等30余个王氏总堂号有:太原、琅琊、京兆、元城、汲郡等

狭义的堂号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堂号之外,往往还有以先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等而行命名的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万个姓氏堂号

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几乎每个家族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祖先的神主牌位旧时,许多家族都有祠堂,族人必须牢记堂号名称不忘本族源,铭记祖先功德。

 

                【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分类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江苏丰县金刘寨汉皇祖

所在地,那里的刘姓人

世代代为汉皇祖陵填坟祭祀

为表明自己是汉高祖刘邦

血脉后裔金刘寨刘氏祠堂

的堂号叫“汉里堂

2以地域命名堂号。地域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如全国王姓出太原,故王姓的总堂号称“太原堂”,其他还如如海氏的薛郡堂、陈氏的颍川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林氏的西河堂,均以郡望或地名为堂号。

3同宗显贵合数命名,诸于曹姓三桂堂、程姓二贤堂、薛姓三凤堂、林姓九牧堂、萧姓八叶堂等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如李氏敦伦堂、张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樊氏“崇德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祥瑞吉兆精髓。

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三槐堂”堂号(三槐堂王氏的堂号,据《宋史》王旦传记载:宋朝宰相王旦之父在庭院中亲手种植槐树三棵,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

6以先祖字号、谥号、封号为堂号,如孟氏浩然堂,陶氏五柳堂,贺氏四明堂,郭氏汾阳堂,包氏孝肃堂等;

《甘肃甘谷南坡山王氏家谱》称:甘肃甘谷南坡山王氏系明初大槐树移民后裔,有三院六房。各院、房均有有堂号。其中三院大房堂号以父子之名合称为“琮德堂”;二——六房的堂号均以父名为号,分别称为:玉兰堂,芳兰堂,君兰堂,臣兰堂和振甲堂。

7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8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等。

总之,无论祠堂堂号名称怎么叫,每个个堂号都有其一定的内涵,都表达了一种传统的道德精神或者积极向上的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关于中华樊氏祠堂堂号

数千年来,中华樊氏历代传承,各地各支建的樊氏宗祠无数,所立樊氏堂号众多。原中华樊氏宗亲会筹备组副会长樊后水先生有文说:明代中叶,刑部尚书樊莹为首,续修樊氏宗谱,将全国樊氏大致分为老三支少三支和中十三支

老三支是指西仲山甫三个儿子,各有食地。支居济源阳樊;二支封汉水上建樊城即今湖北襄樊;三支居任北秦设樊县,晋改寿张县,后改汶上县,现山东济宁市南张镇)

少三支是指先贤樊子樊迟的三个儿子,各为一支。长子旭居邹;次子皋,为鲁国中都宰;三子随父居棠,现山东鱼台

中十三支:包括江苏赣榆,江苏徐州,河北河涧,河北邯郸,河南清丰,山东高青,浙江嘉兴,山西洪洞,湖北恩施,陕西陆安,甘肃兰州,辽东辽阳,安徽风阳等十三个樊氏分支

“上党郡”曾是樊氏历史上二大望郡之一所以古时樊氏堂号有称作“上党堂”的。后水先生文中所述的“老三支中十三支历代迁变,谱记不全,堂号无。“少三支”属樊迟后裔,谱记“堂号”分别是:长支报本堂;二支崇德堂:三支兴武堂。西汉时期,樊氏后人因先祖樊哙鸿门宴上斥项救主,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忠心不二,受封舞阳侯、左丞相,不以荣华耀乡里等崇高品质而建“崇德堂。东汉时期,樊氏名人辈出,樊重、樊宏、樊倏等名声极盛,南阳成为樊氏第二大郡望而形成“南阳堂”。至现代,中华樊氏各地分支传承保留下来宗祠堂号大致有:山东郓城樊氏“农圃堂”,山东鱼台樊氏“报本堂”,上海崇明、江苏张家港樊氏“崇德堂”,江苏赣榆樊氏“鉴真堂”,江西修水樊氏“南阳堂”,湖北咸宁樊氏“忠孝堂”,湖北黄冈樊氏“宗孝堂”,湖北阳新樊氏“中兴堂”,以及“文魁堂”、“忠烈堂”、“听命堂”、“诗礼堂、“尝武堂”、“三问堂”等等。

           

                        【长丰樊氏宗祠堂号辩析】

安徽长丰樊氏作为中华樊氏的重要一个分支,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深蕴,在当代中华樊氏中占有重要地位。长丰樊氏宗祠自明代至今,历经风雨沧桑而依然耸立于瓦埠湖畔,是樊氏族人心中神圣的殿堂。近几年来,由于续谱、修祠和著书传史,对于祠堂的堂号名称产生了三种不同说法。

(一)以淮南樊应谢、肥西樊敬华、淮远樊文武及旅加学者樊应信等为代表的文化人士,认为长丰樊氏宗祠的堂号应该叫“崇德堂,其理由是:(1)崇德二字是古词,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内含的尊祖重德,道德至上在当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樊氏先祖的早期庙堂如山东鱼台樊子祠,河南舞阳樊哙庙等,堂号都叫“崇德堂”;(3)樊应谢、樊敬华二位老先生均是八十岁的高龄老人,也是长丰樊氏族内长辈,高级知识分子。二人均系长丰樊氏先祖樊万公的后裔,但却是不同地方之人(淮南、肥西),之前也互不相识。然而,二人均言称,在少年时代曾听过各自的父亲口传,说樊氏祠堂的堂号叫“崇德堂”。他们的父亲在民国时期也都是文化人士,想必这种口传是代代延续下来的。

(二)以已故长丰樊氏理事会顾问樊维华为代表的乡土人

士,认为长丰樊祠堂的堂号叫“昇先堂”,他们举证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樊祠小学就设在祠堂里,樊家子弟在里面上学读书。许多人六七十岁的老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祠堂的梁柱上就写有“上党郡昇先堂”字词;另外,原祠堂的祠长樊宗旺等人家里还收藏有上世纪制作的长丰樊氏五大公布帘族谱(即族人所称的“品”),那上边也白布黑字书写着“昇先堂”。如此种种情况表明,想必昇先堂之说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三)以庄墓樊传敏为代表一些人,认为祠堂的堂号叫“升仙堂”,同时举证说,在1992年维修祠堂中,樊传敏曾亲手理出来一块写有“升仙堂”三字的木牌。樊传敏甚至信誓坦坦地说,他绝对没有半点谎言。想必他说的也是事实。

本着对历史文化负责、对宗亲族人负责的精神,按照实事求是、合理合情原则,笔者对以上三种说法,试作以下简要辨析。

【崇德堂】 崇德二字文字内涵深刻,符合古代作为堂号名称的要求,并且西汉史上有樊哙后裔建祠使用,现今国内樊氏中广泛存在,以及樊祠先辈口述传承,等等,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用崇德二字作为堂号是合理的,长丰樊氏宗祠在历史上可能就有过崇德堂堂号之称。

【昇先堂】诚如前述,古代曾有许多姓氏为表示对祖先的崇敬而用先祖的名、作为祠堂的堂号。樊应谢先生认为,长丰樊氏迁始祖樊万公原名樊昇先(又说字昇先),而樊维华先生则认为樊祠堂的堂号叫昇先堂。他们二人的意见正好相互印合了用先祖之名作堂号的史实情况。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长丰樊氏宗祠早期的堂号叫“崇德堂”,到了晚清或者民国的某个时期,某位文士前贤读懂了古祠联“上黨家聲远,昇先世澤長”含义,认为:既然“昇先”二字是先祖万公的名字,何不用之替代“崇德”二字而成为宗祠堂号?于是乎,崇德堂由此变成了昇先堂。

【升仙堂】 此“升仙”非彼“升先”,在汉字释义中,“仙”、“先”二字没有通假之义。有人解释,“升仙”二字是指“祖上亡故后升仙成神了”。此说纯属低俗之言,没有文化内涵,不符堂号起名要求。笔者认为,1992年发现的“升仙堂”木牌,可能是某人错写后而又随手丢弃的,不足为证

 

                       【小   结】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后来演变成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的一个概念。姓氏堂号,往往以传统道德、祖上功业、地域、血典故或先祖名諱来命名。全国各地中华樊氏的堂号约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崇德堂”自古以来被广泛使用。长丰樊氏宗祠的堂号在历史上有可能叫作“崇德堂”,近代被改成了以先祖名諱为号的“昇先堂”。

 

                                                                           201210稿  2014年六月修订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