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光湘 时间:2019/02/02 周六 21:01

不能心无旁骛修志人

——写于《青州市志(1988-2013)》出版之际

樊光湘

我是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一个不能心无旁骛修志人。

前志不废,后志为续。青州市在1988-2013年期间,是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时期,期间出现的许多人和事,对现在、将来产生巨大的的影响,很有传诸青史的必要。

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借《青州市志(1988-2013)》出版发行的机会,我以此文谈谈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的体会,更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2017年7月,《青州市志(1988-2013)》编纂工作启动。9月,为保证按期完成修志任务,市委从全市部门单位抽调41名同志组建市志编纂队伍,我是其中之一。

作为市志一组组长,分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群团组织五编。《青州镇村志》编写指导包靠庙子镇。

当时,原市政协主席、《青州市志(1988-2013)》主编田立胜同志找我谈话时,我历数单位工作之繁忙……最终,老领导批准我在保证按期完成修志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走读”。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修志有“五难”:“清晰天度难,考衷古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藏书难,预杜是非难”。修志需“纵不断线、横不缺项”,要求修志人“甘坐板凳十年冷,不写史志半句空”。修志与编撰党史著作一样,一部巨著一般需要多年,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修志的难度就更大了。正如一位当代方志专家所指出的:“修志开头难,后来可能更难。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事实。”修志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修志的特殊使命上。史志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学而系统的资料性文献,是对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际情况的真实写照,是反映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对地情国情具体、真实的记录,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入志资料必须真实有据,经得起历史推敲,一个修志工作者必须具备对工作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历史!用于编史修志的原始资料好比矿石,经过修志人的巧手打磨后,能够焕发出钻石般的夺目光彩,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决策参考资料,也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我们修志人以对历史、对未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此,我带领市志一组4名工作人员,发扬“潜心钻研,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16字部门精神,不断增强做好《青州市志(1988-2013)》编纂工作的使命感,始终坚持“五加二”、“白加黑”、“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作风,夙夜在公、攻坚克难,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0个月,数易其稿,圆满完成了五编市志稿的编纂任务。

编纂过程中,首先确立了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如同编纂工具书的观念。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市志,而且在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市志资源,使鲜为人知的市志在更大范围内为需要它的读者服务。市志对于读者尤其是研究人员,等同于工具书,可以作为研究引用的依据。这就是为什么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必须保证高质量的原因。如果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放低了标准,书中出现错讹纰漏,对于研究人员则不足以为据,只能视为废纸;对于一般读者则可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因此,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必须像编纂工具书一样严谨,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都得仔细、准确、科学、规范。其次,树立服务意识。我们负责对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群团组织等38个承编单位,是承编单位最多的一个组。部分承编单位下辖的单位、社会团体又特别多,工作牵涉到的面广、点多,专业性强,任务可谓非常艰巨。我们四位编辑,每人都要对接联系10个左右承编单位。工作中,以向承编单位虚心学习的态度,了解各承编单位的专业性质及资料分布状况,按照围绕有关组织与人民群众关系这个中心,展开承编单位资料长编编写指导工作。工作方法是自己下水先学先写,试写相关的长编稿和志稿,加强与承编单位探讨式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升,力争给予承编单位多一些启发和有效的指导。最后,建议市志编写除上述之外,修志者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学点逻辑学、语法、修辞。逻辑学管的是对不对,语法管的是通不通,修辞管的是好不好。用好标点符号也很重要,标点符号用不好,也是会影响志书质量的。

在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和《青州镇村志》编写指导包靠庙子镇期间,我主编了《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大事记(1949-2016)》(共1595千字,2017年8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青州改革开放实录》(共1450千字,2017年12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青州红色记忆》(共306千字,2018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青州年鉴(2017)》(共654千字,2018年8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中共青州年鉴(2018)》(共718千字,2018年10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历程与启示》已经送审,(共780千字,2019年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参与党校党员培训班讲座17场。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党史国史教育10余场。

为党性教育基地提供和审阅党史资料80余万字。

参与四个城市建设、三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城市)创建和灾后重建包村工作。

招商引资12 亿元的状元小镇项目已经发改委立项。

……

因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苦中有乐。

下一步,要以编纂出版《青州市志(1988—2013)》为契机,开拓创新,奋力拼博,迎难而上,强势推进,依法修志,用心修志,增创佳绩,圆满完成市委下达的继续编修好《青州镇村志》工作任务,为加快推进“五强四宜”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些许感言,冒昧胡诌,敬请各位同仁专家指教。

作    者:樊光湘,红色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联合会会员、潍坊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成员、青州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副团长、青州市党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三级调研员。擅长散文、小说、民间文学、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及诗词创作,尤其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在近百家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资政报告类论文600多篇、新闻稿件6800余篇(约56000千字)。出版发行专著20部,参写、参编著作、教材10多部,于地方文化和编辑工作亦有颇多研究和建树,被誉为“红色作家”,被多家媒体称为社会科学家、史学研究专家、党史理论教育专家、党史专家、著名作家、当代名人予以宣传报道;目前主要从事党史宣传教育与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15610269288

通联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西路1601号

邮政编码:262550


附:修订稿

不能心无旁骛修志人

——写于《青州市志(1988-2013)》出版之际

樊光湘

我是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一个不能心无旁骛修志人。2003年6月一入行,就跟编史修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15个春秋。编史修志就是修行,光有良好的心态还不够,必须沉得下身子,吃得了苦头,否则,编写出来的党史著作和志书只能“遗祸后人”。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来,为了找回历史的真实,远避社会浮嚣,抛开金钱诱惑,甘于寂寞,潜心修史,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因敷衍而自愧,没有因懈怠而抱憾。

前志不废,后志为续。青州市在1988-2013年期间,是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时期,期间出现的许多人和事,对现在、将来产生巨大的的影响,很有传诸青史的必要。

盛世修志、传承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形成了一部文脉清晰、系统全面的史料性文献,为传承文明、弘扬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载体。借《青州市志(1988-2013)》出版发行的机会,我以此文谈谈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的体会,更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2017年7月,《青州市志(1988-2013)》编纂工作启动。9月,为保证按期完成修志任务,市委从全市部门单位抽调41名同志组建市志编纂队伍,我是其中之一。

作为市志一组组长,分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群团组织五编。《青州镇村志》编写指导包靠庙子镇。

当时,原市政协主席、《青州市志(1988-2013)》主编田立胜同志找我谈话时,我历数单位工作之繁忙……最终,老领导批准我在保证按期完成修志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走读”。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修志有“五难”:“清晰天度难,考衷古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藏书难,预杜是非难”。修志需“纵不断线、横不缺项”,要求修志人“甘坐板凳十年冷,不写史志半句空”。修志与编撰党史著作一样,一部巨著一般需要多年,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要有点“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作为一名工匠,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修志的难度就更大了。正如一位当代方志专家所指出的:“修志开头难,后来可能更难。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事实。”修志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修志的特殊使命上。史志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学而系统的资料性文献,是对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际情况的真实写照,是反映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对地情国情具体、真实的记录,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入志资料必须真实有据,经得起历史推敲,一个修志工作者必须具备对工作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历史!用于编史修志的原始资料好比矿石,经过修志人的巧手打磨后,能够焕发出钻石般的夺目光彩,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决策参考资料,也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我们修志人以对历史、对未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此,“我不下苦海,谁下苦海。”我带领市志一组4名工作人员,发扬“潜心钻研,求真务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16字部门精神,不断增强做好《青州市志(1988-2013)》编纂工作的使命感,始终坚持“五加二”、“白加黑”、“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作风,夙夜在公、攻坚克难,无论大事小情,都把猫当老虎认真对待,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我身先士卒,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甘于清贫,坚守寂寞,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为修信史留人间,“板凳一坐两年冷,头脑不得一日闲。”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战胜诸多挑战,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修志工作中,参加会议、包村扶贫、下班回家,都随身带着志稿,抽空就修改。根据“创名志出精品”的要求,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0个月,对志稿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三易篇目,四易其稿,五审六校,数十次修改方成定稿,圆满完成了五编市志稿的编纂任务。终于使这部青州历史上的鸿篇巨著付梓出版。

编纂过程中,首先确立了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如同编纂工具书的观念。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市志,而且在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市志资源,使鲜为人知的市志在更大范围内为需要它的读者服务。市志对于读者尤其是研究人员,等同于工具书,可以作为研究引用的依据。这就是为什么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必须保证高质量的原因。如果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放低了标准,书中出现错讹纰漏,对于研究人员则不足以为据,只能视为废纸;对于一般读者则可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因此,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必须像编纂工具书一样严谨,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都得仔细、准确、科学、规范。其次,把握“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原则。2014年4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对地方志工作做了重要批示,提出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具体要求。将修志工作提升到“问道”的高度,是对修志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修志人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始终坚持的修编原则。在修志过程中是否问道,怎样问道,决定志书的质量、价值和功用,决定修志工作的意义。纵观我国方志历史,凡是以文载道之志,则为善志,反之亦然。如何问道,体现在修志工作中,就是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在海量信息中的寻道能力;锤炼文字功底,提升以文载道水平;创新修志方法,提升传道效果。再次,树立学习意识。尽管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市委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做文字工作,对于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调查研究、先进事迹等应用文体的写作和党史研究编撰比较熟练。但是,编修志书与前面那些都不相同,自己以前虽然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但是没有写过地方志,很多地方志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懂,因此,我们都要学习。一是要向书本学习,尤其是努力学习方志、历史、地理、经济、科技、风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是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三是要向专家学者学习。第四,树立服务意识。我们负责对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群团组织等38个承编单位,是承编单位最多的一个组。部分承编单位下辖的单位、社会团体又特别多,工作牵涉到的面广、点多,专业性强,任务可谓非常艰巨。我们四位编辑,每人都要对接联系10个左右承编单位。从收集资料、起草编撰到修改审稿,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个工程可以说是备尝艰辛。自投入编纂工作以来,就一直全身心扑在搜集和取舍资料上。真是冬不避寒,夏不避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加班加点是常态,有时带病坚持工作,有时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家庭困难,一心一意地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很多资料,必须去伪存真,反复核实,比如遇到不同的单位提供的同一个数据“相互打架”时,就不能只看一个单位提供的,要看权威的资料,还要通过别的渠道来证明其权威性。有时甚至为了一个数据,深入到图书馆或档案馆大海捞针,不轻意放过一个疑点问题,不收录一份似是而非的资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比银行的对账要繁琐许多,其中的辛苦与痛苦,实在难以言表。有时刚想睡觉,就有一段不一般的想法,马上就要起床记录下来。有时太瞌睡,想睡觉醒来后再写来,只是醒来后,意念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有时候为了弄清一个人物的籍贯和生卒年月,也要花上一整天时间。尽管一个人物的籍贯、生卒年月对于这一部浩大的志书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做到准确无误,对他个人负责,对这部志书负责。编纂工作中,我们本着向承编单位虚心学习的态度,了解各承编单位的专业性质及资料分布状况,按照围绕有关组织与人民群众关系这个中心,展开承编单位资料长编编写指导工作。工作方法是自己下水先学先写,试写相关的长编稿和志稿,加强与承编单位探讨式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升,力争给予承编单位多一些启发和有效的指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问题的答案,不如传授给人如何分析问题。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旨在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修志”目标任务落实;培养修志人才,教学相长,薪火相传,打造一支有理想、有追求、有水平、讲奉献、靠得住、打得赢的修志队伍。最后,建议市志编写除上述之外,修志者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学点逻辑学、语法、修辞。逻辑学管的是对不对,语法管的是通不通,修辞管的是好不好。用好标点符号也很重要,标点符号用不好,也是会影响志书质量的。

人贵有恒。事实证明,但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是有恒心、有毅力的强者。他们聚焦主要目标,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坚持中集聚力量、成就作为。

在编撰《青州市志(1988-2013)》和《青州镇村志》编写指导包靠庙子镇期间,我主编了《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大事记(1949-2016)》(共1595千字,2017年8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青州改革开放实录》(共1450千字,2017年12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青州红色记忆》(共306千字,2018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青州年鉴(2017)》(共654千字,2018年8月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中共青州年鉴(2018)》(共718千字,2018年10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历程与启示》已经送审,(共780千字,2019年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编纂任务一个接一个,我却是不辞辛苦,乐在其中。

在《中国红色旅游网》上发表党史国史专题讲座课件10余个,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踊跃阅读,从中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及人文论理知识的熏陶……

参与党校党员培训班讲座17场。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党史国史教育10余场。

为党性教育基地提供和审阅党史资料80余万字。

参与四个城市建设、三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城市)创建和灾后重建包村工作。

招商引资12 亿元的状元小镇项目已经发改委立项。

……

成绩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只要能够给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就是我的夙愿。人生很短,能用短暂的一部分人生,留下长远的编史修志之事业,是人生中一大快事。因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苦中有乐。其一,苦中有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些评价尽管有点夸张,但一本好志书,一篇美文,细细读来,确实让人茅塞顿开,精神愉悦。看文章如此,若能精心构思,全神贯注写出几篇文章,甚至是几部史志书,更是其乐无穷。其二,以苦为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情,没有不劳身伤神的,没有不日久生烦的,全在一个人的心态和处事艺术。编史修志工作虽然枯燥、苦闷,只要端正心态、培养兴趣、潜心研究,把它当做一种技能甚至一种爱好来对待,视学习如同探宝,把撰写文稿看成创作,积少成多,熟能生巧,坚持不懈,也一定会有些收获。其三,苦中孕乐。文字工作对于一个部门和领导者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编史修志则是各级党委政府之大事。经过一番艰苦的思考后笔走龙蛇,文思泉涌,把理性思考变成一行行铅字,甚至是一部部著作,能够达到资政育人、教化存史之功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读者的好评,甚至争相传阅,也是编史修志工作者的一大快事。 

毋庸讳言,从事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人是个很奇特的群体。没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写不了党史和地方志,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又不愿意从事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因此,“编史修志不得志,得志者不编史修志”是个普遍现象。“我也算是一个不得志者,组织上让我这个不得志者编史修志,正是量才用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对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并不看好,认为坐的是冷板凳、度的是寂寞日、做的是清冷事。每有交流,常有人说:你们那个部门很清闲吧?一年到头怕干不了几件事吧。甚至有些单位还弄不清楚党史和地方志是干什么的。然而,不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都不会影响党史和地方志这两项工作本身的重要性。它留下各地的历史,体现文化软实力。但就这两项工作本身而言,它绝不能软。软了,就是对历史的割断,就是对现实的无视、对未来的欠账。

古人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葆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蓄积水滴石穿的韧劲,一个人终将在平凡中书写不凡。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要想避免中途出局,必须拥有持久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严格以求、“作之不止”,不是为难自己、屈就自己,而是改造自我、成就自我。崇德向善、“作之不止”、勇毅前行,一个人终能让好习惯转化为行为自觉,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遇见更美好的人生风景。

下一步,自己更要坚守党史与地方志文化自信,发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党史与方志人精神,立“志德”、增“志才”、丰“志学”、强“志识”,耐得住寂寞,以数年不厌其烦的定力,全身心投入到编史修志工作中。我相信,“志”存高远,没有焐不热的冷板凳。同时,要以编纂出版《青州市志(1988—2013)》为契机,开拓创新,奋力拼博,迎难而上,强势推进,依法编史修志,用心编史修志,增创佳绩,圆满完成市委下达的继续编修好《青州镇村志》工作任务,为加快推进“五强四宜”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附:编纂好《青州市镇村志·庙子卷》的几点建议:

  1、合理安排内容,解决业务交叉。

  一部志书洋洋120万字,编与编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必然纵横交错,解决不好,就大量重复。如大事记与各篇交叉,地理志中自然资源与农业志交叉,政权志与政府机构交叉,人物志与各分志的人物活动交叉等等,都要妥善解决。一是避车让路。这里写了,那里就不写,如自然资源地理志写了,农业志就不再写。二是此详彼略。如交通运输、水利设施,镇志中写了,村志中就略写。人物活动也是这样,人物志详写,其他各志则略写。余以类推。

  2、突出地方特色,注意纵横衔接。

  地方特色,关系着志书的生命。谋篇布局时要突出,具体表述也要突出。特色有三种。一是时代特征。二是本地独有的东西,像庙子镇唐赛儿寨、章庄渡槽、牛角岭盘山公路等。三是大家都有,我们在活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全国、全省性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各地的贯彻措施不一,社会效果不一。这也是一种特色,记述时就要注意把差异性写出来。不能无视差异,抹煞特色,搞公式化的记述。但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即不注意上下对口,左右衔接。所谓特殊,是一般比较而言。没有一般,就没有特殊。同时,特殊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周围保持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所以,方志竖写要注意互相衔接。首先要纵横衔接,即上下衔接。如庙子镇的杜仲、科技林业是一个品牌,是一个大特色,在全市有龙头和带动作用,但何时起生的,就要和全国、全省的历史相衔接,如果超过了国家和山东最早的种植时间,就不合乎逻辑了。其次要作横向衔接,即和周围各镇街道相衔接。如地理归属,政治事件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错,记述时要协调口经,不要矛盾百出。就像xx学校,一本志书,介绍的是一个单位,镇志讲教职工12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4人;后面村志讲12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0人。究竟哪一个对,叫人无可适存。这就是衔接上出了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的衔接。

  3、抓住兴衰起伏,体现发展规律。

  镇村志不能简单,孤立地去写,没有发展过程,使人不明因果。

  现在一些新志采用编年体的方法,一年一年地向下记,平铺直叙,很像一本流水账,读来乏味、厌倦,同样不明因果,看不出规律,我认为,写发展的过程重在“变化”,必须抓住兴衰起伏,写好三个要素。

一是记清事物变化的原因,说明为什么要变,为什么能变。二是记清事物变化的势态,说明变成什么样子,变到什么程度;三是记清事物变化的结果,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兴盛还是衰败,对社会产生了促进作用还是消极作用。通过写好兴衰变化,使人们看清一个事物为什么会被另一个事物取代,怎样才符合历史潮流,怎样做违背历史潮流,怎样做事物兴盛,怎样做事物衰败,从而引出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借鉴。

  4、突出典型人物,写好人物篇章。

  人物志是镇村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家最为关注、最有争议的一个部分。因此,写好人物志,意义非凡。人物志要突出记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物。要做足、做好、做活传、介、录的文章,特别是表录部分。古人云,生不立传,但生当表录。镇村志中这次选用表录,很好。使许多人物都上了志书,对自己是个鞭策,对别人也是个鼓励。

  人物的事迹典型、生动、真实、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生者入志,对本人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对其他人也是一种激励。从某种意义上讲,多写生者比卒者教育意义更大,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突出事迹,不能光有名字、简历。人物志记人,以人传事,因事记人使广大读者从各种典型事迹中受到教育或启发,从而以这些人为榜样,为本地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离开了典型事件,所记人物就没有价值了。当然,记载这些人的事迹,特别是生者,不是说一定要将人物表改为人物传,而是在现在的表中增添一个项目就行了。如高级知识分子表可增“著述或发明创造”栏,不能光有最高职称;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表可将“获得荣誉称号”一栏改为“因何授予何种荣誉称号”,技术职称表可增“业务特长及主要成就”一栏等。这样,既可突出事迹,又不为生者主传。对于那些已逝世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人物,应该下功夫挖掘其先进事迹及其对促进经济的作用,浓墨重彩地写好传记,使其成为世人学习的师表。

  5、体现修志宗旨,服务经济建设。

  编志的宗旨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经济建设。方志工作者除了日常给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外,最根本的是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史料,确定篇幅,写出上策的志书,从而达到长期资政化育的作用。现阶段,就《青州市镇村志·庙子卷》而言,应该注意突出以下几点:一是以人为本,科学转型。这项工作虽然是在2008年3月才被国家批准、实施的,但其实质性的工作早就开始了,建议增加篇幅,重点书写。二是有些记述可延长下限,至出书为止。特别是一些人物、事迹的部分。这样,反映的资料就比较充分了。三是记述事物时,注意点明使用价值。如记山脉,旧记只记方向,距县城的路程。新志不仅要写明方位、高度、山势,还要记清物产、数量、用途,使实际工作部分随时可以考虑开发利用。四是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史料记述,发挥资政作用。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写传记,给一些重大项目写专记,以启示和鞭策后人。我想都可以考虑。

  6、仔细做好总纂,做成一部样书。

  方志是一个地方上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记述的事多,采写的人多,编辑的标准,体裁运用,语言风格,褒贬看法,详略要求不尽一致。因此,总纂就要完善篇目,统一文体,把握政治观点,解决重要交叉;把握取材标准,贯通脉络问题;统一志书文风,订正史料异同,一枝笔修改,全身心投入,删繁就简,标新立异,争取将《青州市镇村志·庙子卷》做成一部精品,做成一本样书,给后世留下一部资政化民的好教材。

    些许感言,冒昧胡诌,敬请各位同仁专家指教。

附:作者简介

作    者:樊光湘,红色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联合会会员、潍坊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成员、青州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副团长、青州市党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三级调研员。擅长散文、小说、民间文学、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及诗词创作,尤其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在近百家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资政报告类论文600多篇、新闻稿件6800余篇(约56000千字)。出版发行专著20部,参写、参编著作、教材10多部,于地方文化和编辑工作亦有颇多研究和建树,被誉为“红色作家”,被多家媒体称为社会科学家、史学研究专家、党史理论教育专家、党史专家、著名作家、当代名人予以宣传报道;目前主要从事党史宣传教育与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15610269288

通联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西路1601号

邮政编码:262550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