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交流 > 樊氏交流 > 宗亲闲读 search

发布人:樊济辉 时间:2019/11/17 周日 15:32

随笔:

         《黄河第九曲》

                樊济辉


2019年11月16日,我带着儿子随封丘县作家协会的文友们赴李庄社区采风,看过迁建新村,体验过“造城壮举”后,意犹未尽的文友们在李庄镇陈明书记的引领下,驱车去搬迁后的贯台村参观,而后来到了黄河主航道的圈堤上,大家站在堤上,俯瞰着脚下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的黄河水,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致。我则即兴背诵了李白名作《将进酒》的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壮行色。文友们纷纷自由结合在河岸上合影留念,我独自游走在石坝边缘,回想起四十多年来自己与黄河的不解之缘,再抬头东望,不远处苍茫的雾气中,就是传说中的“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弯”了,我心里忽然萌生出一个题目——《黄河第九曲》,此曲正可谓多音多义:若读平音qu,就是九曲十八弯的黄河“第九曲(最后一个弯)”;若读上声qu,则可以理解为“无数首吟唱黄河母亲的乐曲中的第九首曲子”。我很庆幸自己的这一灵感。回想起这许多年来与黄河的亲密接触,令人感慨不已:

         1982年,我第一次朗读诗歌《黄河颂》,尽管还没亲眼见过黄河,我却心随诗动,读得慷慨激昂,赢得掌声雷动;

         1985年,第一次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大河向东流,听着惊涛拍岸声,心底涌起的是真真切切的震撼;

         1991年冬,我与同学田文旗、赵自广来到黄河岸边,在平坦宽阔的沙滩上奔走呼号、追逐笑闹。田文旗大声地宣称:这里是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我家就在岸上住。满满的自豪感,令人羡慕!不久之后,我则机缘巧合,娶了田文旗同村的女子为妻,也成了“家”住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弯的人。而另一个同学赵自广也与黄河很有缘:其妻郭兴霞2015年担纲封丘县发改委迁建办主任,成了主导李庄滩区迁建的首要功臣之一,而今又转场荆隆宫乡任党委书记,施展开更加波澜壮阔的迁建大手笔!

        1994年,我在李庄乡工作,市场巡查时行经常堤村,正赶上河北岸的几个村子与河南岸开封县的几个村子为了争夺河滩里的土地展开械斗,几个村子的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河边集合,出动数千名青壮年、数百条木船,甚至还有上百条土制猎枪,打着大旗在北岸誓师,然后鸣枪开拔,奔赴黄河南岸去争夺滩地。那次的争斗后来在省里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得以平息,但是广大滩区农民以土地为身家性命之本的理念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对黄河滩区的土地无限眷恋。

        1996年,朋友的堂叔在县城开了一家骨科诊所,我因骨伤去他那里贴了膏药,效果不错。正当我念叨着想请他吃饭时,忽然有一天,朋友告诉我,他的堂叔在老家黄河边上种地,因天热图凉快跳进黄河里洗澡而失踪,家人沿河寻找多日无果。正所谓,大河奔流,势不可挡,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看如今,迁建大业,方兴未艾,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批批滩区居民喜迁新居,关于黄河,我们在趋利避害从不松懈;依托黄河,我们在创造奇迹永不停歇!正如在李庄镇座谈时,陈明书记跟作家协会李山主席说的一席话:关于黄河的文章先不要“封口”——后续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作法不断跟进!因为党和国家对黄河的政策会越来越好,用习主席的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时光推进着的沧桑巨变,无不与这“黄河第九曲”息息相关,“大河之弯”也好,“大河之歌”也妙,无不是值得我们为之写诗著文、为之吟唱讴歌、为之直抒胸臆的壮美景色和静好岁月!

        我们深深地爱着你,黄河第九曲!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