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时讯 > 樊氏时讯 > 宗亲动态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4/09/20 周六 08:45

 昨日,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在上交所“银九月”业绩路演上表示,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未来几年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客户细分、成本管理和风险驾驭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樊大志表示,华夏银行基于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转型的考虑,制定了两大战略:一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2009年提出、2012年董事会正式通过;二是打造华夏服务的品牌,银行就是中介机构,真正竞争力看服务能力。

  他眼中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不是单纯的信贷资金服务,而是包含为企业解决咨询、结算、财富管理、信用等。2013年末,华夏银行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在40%以上,较5年前的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

  谈及服务品牌,樊大志说,如今说服务已经不是微笑、态度的问题,而是整体服务:一是讲效率,在最短时间满足客户需求;二是要安全,就像在超市买绿色金融产品;三是,客户到银行不是为了坐在沙发上喝咖啡,而是希望资产保值增值;第四是便捷,各大银行都在加大网点和手机银行布局。

  “转型”并非新鲜词汇,樊大志说:“这一次将有根本性变化”。以前商业银行拼的是规模,靠消耗资本、铺设网点,然后加大信贷投放获取利润,这种快速发展的阶段还会维持一个周期。但另一方面转型会加快,从单一的追逐规模向结构效益和服务效益转变。

  “华夏银行不会只关心规模大小,会更关注投入产出是不是合理、服务是不是更到位。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樊大志说。

  他介绍,转型的基础是客户,2012年华夏银行就将客户定位为“三中”:

  第一个“中”就是对公业务以中小企业为主,从社会责任或从是企业效益看,该定位比较准确。

  第二个就是以个人业务和中等收入人群为主,服务“橄榄核”中间部分,并非服务不了或服务不起高端,而是中等收入人群是非常有潜力的群体。

  第三个是机构策略,未来会向中等城市和中西部转移,这些地区对商业银行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几年会布局向中等城市倾向,机构网点中小化。5000多名客户以上的大型网点会逐渐压缩,设一些轻型的网点,节约成本,提高服务的便捷性。

  另外,华夏银行欲将电子银行打造成第二银行,并配备专属的电子银行产品、客户经理、专属通道(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同时保证三个要素——安全、便捷、喜欢,在资产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产品。

  “未来银行的真正竞争力是风险管理能力”,樊大志表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我们的融资成本提高。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