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时讯 > 樊氏时讯 > 宗亲动态 search

发布人:樊涛 时间:2011/12/13 周二 07:34
  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主办、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总监樊位洲表示,能源企业要走出去,金融要支持能源走出去,这个问题就显得很严峻,又很紧迫。
以下为樊位洲实录:
  樊位洲:当前能源问题,能源安全是一个热点。金融问题,金融安全,国际化更是热点,能源有能源安全,金融有金融安全,加国际化,这个会议主题很热,对这个热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冷静的思考。因为中国13亿人口大国飞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全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这样在国际上引起非常非常的关注,甚至觉得中国成为世界能源安全的威胁。所以我们今天讨论能源企业要走出去,金融要支持能源走出去,这个问题就显得很严峻,又很紧迫。那么紧迫的问题,严峻的问题,我觉得更要把它研究好再行动,从管理上上讲,重要的计划之前的行动,要有充分的信心。所以对当前能源走出去金融支持,能源走出去这个急迫的问题,根据我自己的思考和实际的经验,提四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要处理好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关系,我想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有理想的能源企业,任何一个百年老店里,都会考虑到走出去的问题,国际化的问题,即便不再国外,分支机构你要建立全球化的思维,全球化的管理,和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但是当前我们比较多的把企业走出去,这样一个企业行为,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这样子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国外,在资源国会让人觉得政治色彩太浓,你觉得安全,人家觉得不安全,有这么一个问题。
  第二个把企业战略,上升到完全重复于国家战略,不利于我们企业更多的培养训练自己的国际商务能力,提高自己在全球市场的能力,所以我建议全球化走出去,首先应该是企业,其次才是国家战略,把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结合好,特别在策略上要多一些商业色彩,少一点政治色彩。第二个问题是处理好金融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关系,不是金融资本支持能源企业发展,我觉得能源走出去和金融走出去,它是同时出发并行的交替,光有能源企业走出去,金融没走出去,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是不够的,也支持不了我们企业真正能够走出去,当前中国的银行虽然很大,报表很亮丽,但是据我的了解,除去我们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海外利润以外,几乎所有的在3%左右,这样我们银行虽然很大,但是国际化的经验,国际化的水平,国际化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我首先感觉到当前银行业金融资本有危机感,要训练自己走出去的能力,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处理好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共同发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形成合力去支持,因为商业银行是大金融机构,特别在中国,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占80%以上,一讲到金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银行,但是银行的活动,主要是货币市场,现在涉足一部分的证券市场,银行获得大额的资金能力比较强,现在商业银行也在做投资银行业务,在股本银行也有所作为,但是更多的要发挥商业银行政策金融机构,保险金融机构,甚至是租赁公司,基金公司去支持。很多并购的股权的,股本金都可以发挥投行和商业银行共同的优势,在国外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比较大发挥保险机构优质。
  第四个问题处理好融资和融知的关系,给钱的服务,带钱的服务和不带钱的服务一起服务好,因为金融当然要钱,如果有一些,比如我们上市投资银行,它就是不出钱,我们在出钱的方言,我们银行要做的,一个是关于股本融资方面要作为,第二个债务融资方面要作为,我们提供当地市场调查,资金监管,银行服务。甚至给投资人,或者在海外的投行,叫他融资,使我们金融服务能够深入,到这样一个层次。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个走出去是紧迫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话题,还要建立一个过程,我们走出去是漫长的过程,我们有一句话,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并不太平,我们在这种情况,一定要静观其变,要有一个冷静的心态,宁静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能源,走出去的问题,这样子既做好只争朝夕的奋斗准备,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这样子我们走出去,既要快跑,也要长跑,这样长短结合,使中国的能源企业,真正是悄无声息的走出去,豁然开朗走出一片天地。 
    相关评论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