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文化研究 search

发布人:樊应艾 时间:2011/12/10 周六 15:53

有关吉林樊恒发先生“己姓樊氏”之说的质疑

近来在“樊氏宗亲网”上看到了吉林樊恒发先生的一篇文章,《评樊氏出自子姓之说》。该文认为“樊氏出自子姓一说出自《左传》,属子虚乌有”,是“现代人的推论”和“抄袭”。并说,“《左传》分康叔……以殷民七族一句话,并没有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朝形成……七大族之含义”。而在之前,恒发先生于2007831日发布在樊氏宗亲网上的大作《樊氏源流考》中却不是这样说的。那时他说,樊氏姓源是:①出自子姓。并引据《左传》:“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朝,形成了陶、施、樊、錡、几和终葵(锥)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建立卫国,孔子弟子樊迟即为其后”。②出自姬姓,以邑命氏。同时引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周文王之子虞仲之支孙仲山甫,食采于樊邑(今河南济源市),称之樊侯,其后有樊氏”。此外,他还列举了《左传》、《史记》、《康熙字典》、《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姓氏辞典》等等大量古今典藉作为支撑。

就此,请问恒先生:

1、时光仅仅才过去四年,为何前后说法截然不同?

2、既然你认为《左传》“分康叔……以殷民七族”一句话,并没有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朝形成……七大族之含义”,四年前年为何要把殷民七族列作子姓后裔?作为一个对樊氏历史有较深研究的“学者”和局部范围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在网络公共媒体上说话自相矛盾,已经在社会上和樊姓人中造成了混乱。

恒发先生也是有身份之人,却为何会有如此不堪之行为?细读他在其文的开场白就会明白:“樊氏乃颛顼之后,夏称昆吾,己姓,笔者曾在《樊氏源流》中多次述及”。联想到恒发先生在《樊氏源流》和其他许多场合多次贬低“姬姓樊氏”及其始祖樊仲山甫,原来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己姓樊氏”之说。

据说,所谓“己姓樊氏”是恒发先生近几年翻阅了大量古藉资料“考证”出来的。说樊氏得姓祖始是颛顼之后中一个姓己名樊的人。并认为“己姓樊氏”才是中华樊氏根源之所在。

有人总喜欢把自己的祖先说得越早越大才觉得越好,因而不顾历史事实,胡编乱造,闹出笑话。据说,曾有某地宣姓人,说其姓氏渊源出自黄帝,理由是,轩辕黄帝姓“宣”(谐音),结果被世人所耻笑。按恒发先生的观点,算起来“己姓樊氏”比子姓樊氏早了约800多年,比姬姓樊氏更早了约1500多年。也就是说,樊氏的最早祖先的世系年代离轩辕黄帝更近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天下樊人一定会为恒发先生的这一发现所振奋,我也会带头为其大唱赞歌。然而,恒发先生甚至在自己的《樊氏源流考》里都说,在颛顼玄孙中,只是“其一曰樊”,即有一个人的名字叫“樊”,只是后来“受封于昆吾”,而并没有说这个人就“姓樊”。恒发先生还说,在颛顼之后的“樊”至春秋时期的樊迟,约2000多年里,至今也没用发现任何有关联世系记载,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的后世人们去考证了。既然没有历史资料根据,怎么就可以把“樊”作为樊氏祖源而定论呢?至少现在还不能。

恒发先生一方面批评“殷民七族”樊姓是“商汤后裔”的说法是“现代人的推论”、抄袭”,另一方面为了兜扬自己的“己姓樊氏”说,竟毫无根据地“推论”出颛顼玄孙中名子叫“樊”的人是“以名为氏”。呵呵!你这么大的专家学者,怎么能做出这样无知愚民才可以做的事情啊!

有关中华樊氏姓氏渊源原本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许多古今典藉文献资料如《左传》、《史记》、《氏族典》《中华姓氏源流》、《中国姓氏辞典》、《中华樊氏渊源》、《百度文库》等等早有定论。从几千年之前直至今天,“子姓樊氏”和“姬姓樊氏”已经得到史学界、姓氏学权威专家、樊姓人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恒发先生原是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后读一点历史古藉,研究一点樊氏历史,其精神难能可贵,

对“己姓樊氏”进行学术探讨也是可以的。但是,绝不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能推翻历史定论,否定古今共识。“己姓樊氏”之说并没用得到史学界和学术界的权威认可,希望樊姓人不可盲目讹传,以免被社会所耻笑。   (应艾  20111210日)

 

 

附:      樊恒发本人2007年在《樊氏源流》书中

对樊氏祖源的论述及资料节取

 

1、《康熙字典》:   国名[诗大雅] 生仲山甫 [毛传]仲山甫,樊侯

2、樊  古邑名。一名阳樊。春秋周畿内地。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3、樊  周太王子虞仲之孙周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今河南省阳樊是也。周有樊穆仲(諡号),字山甫,樊仲皮、樊济并其后也。

4、樊氏  姬姓,周太文王之子虞仲之孙仲山甫,周宣王卿士

5、姓源 

①出自子姓。据《左传》载: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朝,形成了陶、施、樊、錡、几和终葵(锥)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建立卫国,孔子弟子樊迟即为其后。

②出自姬姓。以邑命氏。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周文王之子虞仲之支孙仲山甫,,食采于樊邑(今河南济源市),称之樊侯,其后有樊氏。,食采于樊,因邑命氏。又商人七族有樊氏。仲尼弟子有樊迟,鲁人,盖其后也。

6、周代樊迟和樊侯(姬姓仲山甫)代表着两个系统。

7、契为商,姓子,弃为周,姓姬。

8、商朝的先祖姓子,名字叫契,最初封于商。周的始祖后稷名弃。

9、昆吾氏是夏族的一支,为帝颛顼之后裔。樊氏,昆吾也,为己姓。“氏产六子;其一曰樊,是为昆吾”

10、樊,己姓,是帝颛顼八子之一卷章的曾长孙,即颛顼的玄孙,封于昆吾(地名)。商汤攻灭昆吾和夏朝,以名(樊)为氏,樊氏部族成为夏遗商(殷)民。

11、樊迟为夏遗殷民樊氏后裔,也是帝颛顼后裔。、

12、关于樊至樊迟的世系考求,有较大难度,-----寄希望于将来。

13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建立卫(侯)国。对于这一事件,各种史籍均有记载,可互相印证。

14仲山甫,姬姓,周东都(今洛阳)畿内诸侯,入侍宣王而封于樊邑(阳樊,今河南济源市,恰在东都畿内,亦在瑕丘县之西南),称樊侯。先有樊邑而封于樊邑,其后以邑命氏(其后有樊氏)。

15、樊仲山甫作为周宣王的卿士,有功于朝,有德于世,地位高,影响力大,因其称樊侯,其后人以邑为氏,亦姓樊,使樊姓氏族再著名于世(其族始祖),也可能是比较客观的历史现象。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