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露地菜到大棚菜,从引进新品种到大面积种植,从科技创新到全面推广,从专业菜农到专业合作社,从省内销售到供港蔬菜,从组建基地到专业育苗,一路走来,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思瑞达农业种植公司总经理樊秋红付出了无数汗水,也收获了许多荣誉。在灵宝市蔬菜行业,她是“女状元”,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汉子”。
如今由她带领农户种植的番茄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并赢得了国内西餐厅番茄市场70%的占有率。现在合作社的合作伙伴是美国福喜公司、英国创造公司、华润万家生产基地等国内外著名的大企业。
科技种菜引领者
樊秋红继承了父亲的种菜技能,在创业初期,她和丈夫带着年幼的儿子住在村外仅有12平方米的菜棚房子里,每天种菜卖菜、吃在菜园、住在菜园。在艰苦的环境下,她一有机会就到省城请教专家,拜师学艺,试验种植了三门峡地区越冬茬嫁接黄瓜并获成功。
在这之后,她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1993年她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1999年她被三门峡市评为三门峡市劳动模范。
上世纪90年代,故县镇决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聘请樊秋红当蔬菜技术员,她长期坚守在蔬菜基地,办蔬菜技术培训班,挨家挨棚实地指导,手把手教群众怎样催芽、如何播种、怎样嫁接、怎样识别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如何分辨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让群众牢固掌握发病规律,做到防治到位,对症用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辛勤指导下,故县镇2001年蔬菜大棚最高亩产效益达2.5万元。
创新发展结硕果
共同富裕,是每个富有仁爱之心者的梦想和追求。
2004年,在高科技示范园,她领衔承担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三段分期结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试验,培植筛选出了适宜本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品种。三年中,累计示范4590亩,新增产量4252万公斤,新增产值713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播期积温确定法、挂果贮存技术、三段分期结果法为国内首创。
2008年,她的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三段分期结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市政府评为农业类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被三门峡市评为农业类科技进步二等奖。
豫西独特的自然优势,给生产优质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这种优势并没有产生与之相匹配的规模、品牌和效益。于是,一种使命感召唤她再次迈出跨越的一步。
2008年3月,她创建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果蔬专业毕业的8名大学生、研究生加盟,分布于金三角地区的26个乡镇、110多个村庄,156个蔬菜种植户,组成强大的生产、储存、营销队伍。
品牌经营攀高峰
樊秋红不断扩大着事业,她从一个提着篮子卖菜发展到打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百吨供货单,运输工具也由架子车、自行车、机动三轮,升格成面包车、冷藏车、空运。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卖菜的路上,她会攀得那样高,行得那么远。
2013年樊秋红创建了思瑞达农业种植公司,经营上严格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组织销售”的“五统一”法宝,使高山蔬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生产的番茄以其卓越的品质,不仅成为广州、深圳、澳门等地大超市及香港西餐厅的宠儿,也被美国福喜公司等外国客商看好。
质量就是生命,走高端市场更是如此。美国福喜公司对高山番茄要求相当严格,为了保证审核的严密性,福喜公司专门聘请德国一家公司来审核。通过审核,基地连续几年都是福喜的供应商。
目前,合作社正在建设万吨标准化高山生态蔬菜示范种植园区,园区总面积520亩,建设有综合服务区、休闲采摘区、工厂化育苗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绿色蔬菜生产区、产品加工储存区。园区计划总投资5853万元,用三年时间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