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名人轶事 search

发布人: 时间:2007/09/23 周日 08:24

  樊会涛是中国空对空导弹的第四代“总导演”,从事导弹研发工作有20多年了。

  前几日,他登上第三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的领奖台,领来了一尊“技术先锋奖”。他领导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经过十年“抗战”,自主完成了我国第四代空空导弹的跨越式换代。

  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第四代空空导弹总设计师。他很通俗地讲了导弹这门复杂的多学科工业,听他讲解,你会觉得导弹并不难懂,只要有合适的“眼睛”,合适的“动力”,导弹就可以追到哪儿,打到哪儿。

  名词解释 导弹是个庞大的家族

  新京报:导弹工业到底和多少学科有关?

  樊会涛:这么说吧,大学学工科的专业,到我们这儿都有用。导弹的专业面很宽,和100多个学科有关,大的来说,是光机电一体的产品,战斗部、无线电、计算机、工程学、自动控制、机电等等都需要,而这还只是设计方面,制造方面也有很高要求。所以说导弹虽小,但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科研水平,整体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新京报:到底什么是空空导弹?

  樊会涛:现代战争,导弹成为主要武器,也没那么神秘了。导弹是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两种,一个是战斗导弹,一个是战术导弹,战斗导弹可以打得很远,可以携带核弹头,也有洲际导弹,哪儿都可以打到。战术导弹则是在战术这个级别,范围小一些,只是在战用的级别。而战术导弹这块也有庞大家族,空空导弹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地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地面还包括海洋和陆地。所以整个导弹是个很庞大的家族。

  新京报:空空导弹在国防中的地位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樊会涛:就是夺取制空权。夺取制空权的概念就是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现代战争开始的,我们国家也意识到制空权的重要性,因此空空导弹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夺取制空权就靠战斗机和导弹。

  导弹制造 导弹的“眼睛”最难造

  新京报:整个制导的过程是怎样的?

  樊会涛:最早是分系统原理,在地面实验室里测试,然后全部系统加起来,把数据总和进行数字模型测试,然后进行半模拟实验,最后再到空中发射,打靶验证。

  新京报:空空导弹的制导原理是什么?

  樊会涛:空空导弹有两种制导方式,最基本的,一个是红外,一个是雷达。这是导弹的探测器。它们收集的信息不一样,但背后的原理是一样的。以红外为例,有一个红外探测器,这样就可以看到目标,空中导弹的眼睛,把信息告诉导弹,导弹本身有动力,就可以飞过去。

  如果目标发现导弹来了,就要躲避,这时导弹的眼睛就一直跟着它,和人眼一样,导弹也有位标器,会转头看到它,如果位标器一歪,中间就出现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导弹制导的信息。

  新京报:做导弹哪个部分最难?

  樊会涛:导弹有六大系统。一是导引头,像人的眼睛,看目标的;第二是控制系统,是导弹的大脑,所有的信息都是从这里发出的,控制怎么飞;第三是动力系统,让发动机提供动力,在空中高速飞行;第四是引信系统,到目标跟前了,告诉导弹现在可以炸了;第五是战斗部,就是炸药;第六就是能源部分,给导弹供电。这是基本的六大部分。制造原理并不复杂。

  最难的是导引头。用个形象的说法:有什么样的导引头就有什么样的导弹。导引头难在要在很远的地方要看到目标。

  新京报:机动能力是三倍以上,这是怎么得出来的?

  樊会涛:这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机动能力就是导弹快速转弯的能力,对人来说这么转很容易,但导弹在空中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2倍、3倍、4倍马赫,非常快,在这种速度上转弯的话,就很难。机动能力的公式是空气动力3倍以上,现在最大的机动能力会达到9倍以上。

  新京报: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导弹是个特别快的东西。

  樊会涛:大片里可能有点夸张了,刷地导弹就同步跟着了。事实上导弹首先要做出一个反应,中间有个滞后,但是这个滞后必须很短。战斗机在空中是高速运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导弹就必须跟上这个速度,这个滞后只能在0.1秒、0.2秒的短时间内,要快速反应,否则飞机就跑掉了。

  飞机问题 “歼十”是很好的发射台

  新京报:空空导弹分红外线和雷达两种?

  樊会涛:这就是空导本身的技术了。它有两种制导方式,红外和雷达,红外制导主要跟踪热量。飞机在空中飞的时候,温度会上升,导弹里装了一个红外探测器,像眼睛一样,可以探测、跟踪红外线,但红外线探测距离不能太远,一般只有十几公里。另外一个就是雷达制导,导弹发射一个雷达无线电波,照到物体上反射回来,然后告诉导弹这个信息。

  新京报:但从地面上看到的雷达很大。

  樊会涛:对。导弹很小,必须在歼击机上带,而歼击机是很小很轻的,所以导弹必须轻便携带,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