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名人轶事 search

发布人: 时间:2010/09/28 周二

  在敦煌这个古远而神奇的地方,樊锦诗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度过了近50个春秋轮回。樊锦诗说她喜欢晚上出来走走,因为没有了白天的嘈杂和喧嚣,夜晚的莫高窟像个沉睡千年的老人,神秘、静美。“一种魅力,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在吸引着你,让你愿意死心塌地地留下来。现在对我来说,这还上升到了一种使命感。”

  齐耳短发,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手拿草帽,肩挎背包,整装待发……这是矗立在敦煌研究院的一尊雕塑,名曰《青春》。

  瘦小的身材,朴素的穿着,花白的头发,匆匆的脚步,劳碌的身影……这是有“敦煌的女儿”之誉的中国十大女杰(之一)樊锦诗。

  一般人很难将塑造于20世纪60年代的青春倩影与年过古稀、不施粉黛的著名敦煌学家、石窟考古专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家樊锦诗联系在一起。其实,《青春》雕塑的原型就是当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直奔祖国大西北的樊锦诗。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青涩女孩如今已是满头华发,不变的是报国志、赤子情。对这位青春交给大漠戈壁、把敦煌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敦煌的女儿”来说,敦煌就是家,割不断、离不开的家!

  与“墙壁上的博物馆”一见钟情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公元4至14世纪,由于其壁画及彩塑艺术的宏富辉煌和内容的博大精深,因此有“墙壁上的博物馆”等称誉。

  在敦煌这个古远而神奇的地方,樊锦诗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度过了近50个春秋轮回。樊锦诗说她喜欢晚上出来走走,因为没有了白天的嘈杂和喧嚣,夜晚的莫高窟像个沉睡千年的老人,神秘、静美。“一种魅力,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在吸引着你,让你愿意死心塌地地留下来。现在对我来说,这还上升到了一种使命感。”

  樊锦诗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算是小康之家”。出生于战乱年代的她,从小体弱多病,出生不久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这种疾病导致她的腿脚不如常人那么灵便。“父亲是个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曾在北京大学当过两年讲师。父亲对艺术的喜爱也感染了我。小时候的我不爱说话,很腼腆。最大的快乐就是去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

  1958年,20岁的樊锦诗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期间,著名考古学家阎文儒教授的“石窟艺术”课是樊锦诗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大学里,樊锦诗就特别关注光彩夺目的莫高窟,热烈地向往着敦煌的神秘宝藏。

  1962年的一次实习机会,使她得以来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站在莫高窟前,她立刻被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深深打动,全然忘记了洞窟外茫茫的荒漠,忘记了用马厩改建的简陋宿舍,忘记了苦涩、令人腹泻的饮用河水。“一见钟情”的她钻进冰凉孤寂的莫高窟感觉就像钻进了故宫博物馆,觉得新鲜而充满了乐趣,她为敦煌艺术而自豪,为自己有机会直接接触敦煌这份伟大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而欣慰……

  鉴于樊锦诗在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她被当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先生所器重。同时,樊锦诗为常书鸿的事迹所感动、敬仰:“当时,我常想:这地方,他怎么能呆几十年呀?没有电,没有饮用水,晚上上厕所都要去很远的地方。根本没有娱乐,与世隔绝,平时来个人都会觉得新鲜,信息也不通,报纸一来一大摞,起码都是一个月以前的。一部《列宁1918》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还披着军大衣看。我在大城市长大,确实没有想过要在那里干一辈子。”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研究所去学校协商要人,我们四个实习生全要。学校当时只答应给两个,我是其中之一。”尽管学校已决定她留校工作,但她毅然放弃了大都市的生活,奔赴了西域大漠深处的敦煌。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她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里之后,才确切地知道了什么叫“反差”:交通很不便利,通讯困难……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