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名人轶事 search

发布人: 时间:2010/10/06 周三

  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里,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小屋,地处新华日报老大楼四楼顶层,窗外便是硕大的阳台。夏日骄阳烘烤,冬天风袭雪侵,形同报社的“西伯利亚”。小屋又窄又浅,简陋局促,挤满一床、一桌、一椅,再没下脚的地方了。从青壮年到白发苍苍,樊总就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小屋眷眷,留下他俯首奉献的孺子牛身影,见证一位老报人日夜操劳的耿耿忠心。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先后在报社评论处、记者处工作,办公室和樊总的小屋仅一墙之隔。亲眼目睹了“樊氏工作制”,即“六天半、连轴转”。他长年吃住在报社,一周工作六天半,白天在办公室或到编辑部各处转,中午和夜晚就盯在小屋里。也难怪他和小屋形影不离,当报社老总任务重、责任大,加之情况瞬息万变,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电话频频,编辑部、记者站请示多多,夜班又常有急稿需要当机立断,他常说:“我可不能掉以轻心,当马大哈呀!”就这样,他日夜连轴转,转到周日中午,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他的“哨所”,徒步回家和夫人、孩子作半日小聚。“为啥放着轿车不坐?”有人问他。答曰:“司机要休息,我也要锻炼身体呀!”试想,处于日夜紧张状态,神经绷得紧而又紧,能坚持几年已实属不易,而他却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小屋,一直坚持了30年,其毅力和韧劲,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一生献身新闻战线办报育人留风范,卅载耕耘新华日报清廉勤恳传美名”,这副挽联是新华人对樊总一生的崇高评价。他的办报育人思想让报社一批中青年茁壮成长。为了落实编委会抓典型、带队伍的方针,樊总时而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时而在小屋苦苦思索,拟定方案,许多好思路、好题目、好策划都是在这间斗室里酝酿萌发,然后在报纸上开花结果的。仅我亲历的事情就有若干件。1981年建党60周年前夕,中宣部作出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部署,他带领编委会闻风而动,决定把采写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作为重头戏,他点兵点将,让我和周正荣同志合作,还亲自带我们上山和台领导接洽商谈,为全面采访作出周密安排。后来这篇经过深采细琢的《雨花台颂》获得成功,不仅成为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好教材,夺得报社特等奖,而且让我们悟出了记者成才之真谛:发现是记者的眼睛;深入的触角是记者灵敏神经;打造新闻精品是记者成长的里程碑。是的,樊总一次亲临指导,让我们受用一生。

  1980年7月,一封人民来信反映通车不久的宁六公路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记者处一开始调查就面临层层阻力。樊总挺身而出,亲自向省委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在承邰处长的带领下全处上阵,调查迅速展开,在报道的紧张时刻,办公室深夜灯火通明,樊总常常从小屋来到处里,倾听情况,现场指挥。于是,才有了历时半年,多达14组、40余篇的舆论监督连续报道,编辑部还发表了社论。最终,省政府对质量事故作出了处理决定,促成了公路建设的彻底整改。这一舆论监督报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效果之好,为新华日报多年少见。她的成功使我们懂得: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功能,而要正确发挥这一功能又非易事:一要靠编辑部的坚强领导、正确指挥;二要靠记者敢于碰硬、善于碰硬的勇气和本领;三要靠稳扎稳打、掌握火候的宣传艺术。正是这种“打一仗总结一次提高一步”的火线练兵,使报纸出了精品,出了人才,上了水平。

  1982年12月23日,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逝世。接连几个晚上,樊老的小屋灯火闪烁,一个庞大的采访策划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抓住这一不可多得的重大人物典型,沿着杨老传奇人生的足迹,作详尽采访,精心写作,然后作长篇连载式报道。”这可是一个带有突破性的创意啊!在他的谆谆嘱咐之后,我和吴友松同志踏上了纵横7省市的万里征程,历时百日,采访百余人,又几经打磨,终于推出了7万余字的《建坛瑰宝》,分42篇连续发表,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几家媒体转载,还出版了人物传记,拍摄了电视纪录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古人的成才之道,樊总不仅为我们构筑了行万里路的平台,而且让我们携带建筑经典,边走边读,增加了和建筑学家的对话资本,其育才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新华大厦破土之时,新华日报老大楼就已消失。然而,我总觉得樊总的那间小屋却不会湮灭。她已化作孺子牛精神的图腾、化作爱岗敬业的哨所、化作办报育人的园圃,长留在新华报业的煌煌史册里,凝聚在一代代新华人的灵魂中,成为我们永久的精神财富。

  我心中的小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心中的樊总——斯人长逝,风范长存。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