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传闻典故 search

发布人:樊斌 时间:2014/04/26 周六 09:36

盘尼西林是一种高效、低毒的重要抗生素,如今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在中国,第一批盘尼西林制剂是由樊庆笙研制的,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

贫寒学子的曲折人生

樊庆笙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故乡在常熟,他的青少年时期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看到积弱积贫的中国受到列强欺凌,自小确立了发奋读书、科学救国的志向。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平津相继沦陷。档案资料记载,当时沿海各大城市高校纷纷西迁内地,金陵大学也西迁到了成都。1938年,樊庆笙与青梅竹马的周珊珍结婚。

1940年夏,洛氏基金会给金大农学院一个留美名额。就这样,他暂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去美国留学,而当时周珊珍腹中的孩子,便是樊真美。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一年后,一位细菌系的导师看中了他的才华和勤奋,主动资助他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早有报国心

就在这时,微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盘尼西林在美国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和生产,这种神奇的药剂应用,挽救了“二战”中成千上万伤病员的生命。

樊庆笙敏锐地看到,中国人民正在艰苦抗战,前方将士天天流血,中国太需要盘尼西林了。他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必须赶快把盘尼西林移植到中国去,报效祖国。此时的他虽然有研究所待遇优厚的工作,却依旧归心似箭,无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上交通被阻断,归国艰难,他心急如焚。

樊真美告诉记者,恰在此时,美国组建了一个援华机构—美国医药助华会,此机构决定在昆明援建一个包括装备、人员、技术在内的输血救伤的血库,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血库的设备和冻干血浆的制备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医学进展的最前沿。因为缺少细菌学的检验人才,医药助华会便给樊庆笙发了一封信,邀请他参加。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可以随医疗队回国参加抗日,同时又可以把盘尼西林的生产技术带回国。于是,樊庆笙毅然辞掉研究所的工作,去往纽约应聘。他向医药助华会会长Van Slyke坦陈了自己想进行盘尼西林研制的想法,对方表示理解和支持。于是,他请求帮助采购研制盘尼西林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特别希望设法提供菌种。该机构备齐了他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并搞到两支极其珍贵的菌种,加上威斯康星大学又赠送的一支,他共带回国三支盘尼西林菌种沙土管,后来都用于生产盘尼西林药剂。

不久,樊庆笙被聘为“华人血库”检验主任。为此他还专门去纽约中央医院学习血液的检验技术和制作冻干血浆的技术。“华人血库”试运行期间,得到了中国留学生、华侨、美国友好人士的帮助,共采血1157份,采得血液制成57份干血浆准备带到中国。1944年1月,机构组成员携带美国捐赠的设备200余箱,准备启程回国。

了解这些背景后,女儿感叹父亲为报效祖国、参加抗日工作的归国之路,时刻充满了生命危险,而在他看来,随身携带的三支盘尼西林菌种沙土管,比生命还可贵。

研制中国第一批盘尼西林

记者从资料中了解到,从美国归来的医疗队将血库建在昆明的昆华医院内,樊庆笙作为检验主任,负责检验血液,制造血浆,生产的血浆专供正在为打通滇缅公路浴血奋战的战士们。

在血库的南面,隔着昆明湖就是当时中央卫生署防疫处,处长汤非凡是有名的细菌、病毒专家,当时他正在领导一个小组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从印度辗转弄来了两支菌种,但缺少新技术和仪器设备。一种使命的巧合,樊庆笙与他认识,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樊庆笙不仅有仪器、设备,还带来了新技术和菌种,这使盘尼西林的研制进度大大加快。

樊庆笙用在美国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试验方法,带领助手朱既明不分日夜进行研制,终于在当年(1944年)研制成功第一批5万单位的盘尼西林试剂,经过临床使用效果很好,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研制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之一。

当时进口盘尼西林价格昂贵,有一两黄金一支盘尼西林的说法,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只有尽快实现规模化的批量生产,才能让国产的盘尼西林造福普通老百姓。

抗战胜利之后,樊庆笙受聘卫生署上海生化实验处任技正,负责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他每周往返沪宁两地,忙于青霉素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青霉素菌种的筛选和培育,为青霉素的批量生产打好基础。要使青霉素早日投入批量生产,樊真美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写信给在美国留学的李扬汉先生,托他回国时带回新一代菌种,研制的盘尼西林效力又有了提高。1948年,樊庆笙在上海生化试验处筹建盘尼西林厂,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

樊庆笙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是我国青霉素引进、研制、定名、生产的先驱。

来源:《扬子晚报》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