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樊氏文化 > 樊氏文化 > 传闻典故 search

发布人:樊后水 时间:2010/04/18 周日 08:34

中华樊氏自得姓以来,历经东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几经兴衰,数度聚散,族人遍布全国各地。据明朝中叶刑部尚书樊莹进行续修宗谱记载,中华樊氏大致分为老三支、少三支、中十三支等若干个支系。

    一、老三支


    老三支,是指仲山甫的三个儿子,俗称“樊三公”,各有食地,各为一支。即:长支,继嗣为君(侯),居阳樊;二支,次子封汉水上建樊城(现湖北襄樊樊城);三支,三子居任北,称樊陂,秦统一中国后设樊县,隶属任城辖,晋废之改寿张县,后又改汶上县,现济宁市西北二十里许南张镇。

    二、少三支

    少三支,是指先贤樊子迟的三个儿子,各为一支。长子旭,居邹(山东济宁邹县)。次子皋,字圣脉,为鲁国中都宰,政声甚著。子绳,随父居棠现山东鱼台县武台乡樊庄村。

    少三支的堂号分别为:

    长支--报本堂,望出济宁、嘉祥、金乡等地;

    二支--崇德堂,望出邹、兖、曲阜、泗水等地;

    三支--兴武堂,望出鱼台、丰、沛、曹、郓、汶、长山等地。

    三、中十三支

    据相关资料与谱牒记载,遍布全国的其他十三支,都是由老三支、少三支因避战乱、逃灾荒或贸易、仕途而迁徙异地,后形成支派、立谱祭祖的。中十三支分别是:

    江苏:赣榆、徐州

    河北:河涧、邯郸

    河南:清丰

    山东:高青

    浙江:嘉兴

    山西:洪洞

    湖北:恩施

    陕西:陆安

    甘肃:兰州

    辽东:辽阳

    安徽:凤阳

                        根据“报本堂”《樊氏宗谱》整理

    相关评论
    最新评论/回复
    最近活动会员